我们观赏好彩虹桥晨曦,
早餐后从清华自驾前往紫阳的路途中,在长滩村停车,公路下面就是一片层层叠叠的黑瓦屋顶,融在一片秀山美水之中。随处一片斑驳的徽派民居,与周围的青山、小河、菜田、竹林便组成了一幅幅那么和谐、自然、秀美的画卷,难怪婺源为誉为“中国最美的村庄”。
1.从公路上面俯瞰长滩村的全景,视野非常好,是最美的角度

长滩,离清华镇不远的一个小村,据说这里还保留着很古朴的民居,而且还没有圈起来售票,就在公路边上,很方便。
2.
长滩在色友圈中久负盛名,是摄影爱好者聚集的地方,很多人说长滩村的美丽并不在于村子本身。从公路上面俯瞰长滩村的全景,视野非常好,是最美的角度。
3.
4.
公路边依山势而建的长滩村民宅,古朴中带有壮观之美
5.
在长滩村这种大理石门柱和精美的门眉砖雕比比皆是
长滩村很小,我们很容易就走遍了村中的所有巷子,悠闲地漫步在小巷中,被那些古香古色的细节吸引着,小巷静谧得只有我们的脚步声,很喜欢在这个淳朴小村里感受到的这份宁静。
6.
7. 墙头和门楼上都长出了小树和苔藓,
无言中显示着其悠久历史
8.
9.
10.
11.
这里建筑都是徽派风格,淡雅清新的白墙黑瓦和高大厚实的马头墙,很有特色。特别是均建在青山绿水之间,与环境十分协调。

12.
13.
14.
再远远地看了一会,小桥,流水,民居,婺源之美在于青山绿水原本就很美,如果清明前后来多了油菜花点缀更是锦上添花。
15.
16.
有些遗憾是是眼望过去很多旧房子已经不存在了。这里即将被开发成度假村,新房子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而原本应该种满油菜花的许多田地也变成了红色的泥巴。那个过去大家口中津津乐道的长滩村远观的美景,正在消失着,叹息啊!今天我们还能在村里面看到不少的徽派古建筑,再过一年两年到长滩村来,说不定那古老的一切都将永远消失,今天我们看到的长滩村,或许就是最后的长滩村了吗?
17.
带着遗憾继续上路,
在前往晓起的路途中,再次在路边停靠欣赏“徽秀钟灵”之地--汪口村。
18.

汪口村,位于婺源东北部,古称永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宋大观三年(1110)由徙婺源九代孙朝议大夫俞杲建村,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保留着一个俞氏宗祠,是真正的古董。汪口村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得山水之灵气,地灵人杰,是古徽州一方“徽秀钟灵”之地,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人文蔚起,经科举中进士者有14人,出任七品以上官员73人,著书立说,以斐然文采名于世者9人著作达27部,还走出了一大批商贾四方的徽商富贾和精杏林、工篆刻、善书画的名士贤达。
汪口曾作为皖南古民居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二00二年汪口被授予“中国民俗文化村”和“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二00五年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国内古建专家誉为“建筑艺术宝库”的俞氏宗祠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古老的汪口村正以其生态与文化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汪口的数百栋民居、宅第、大多数为清代建筑,呈徽派风格,体现出徽州建筑文化。
19.
汪口村古称永川,明清时期,作为徽州与饶州重要水上商业交通的物资集散地。汪口商业十分繁荣,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船运如梭,是当时徽州东南部与婺源东北乡的区域商业中心和重要的水运商埠。光阴荏苒,曾经的繁华已远去,留下的依然是秀美和古朴。古山林、古埠头、古商业街、古巷、古祠堂和散落在十八条古巷中的众多官第、商宅、民居和书屋等各类古建筑保存完好,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深厚的徽文化渊源。
20.
在观赏汪口村的地方,正好有家人养了这些漂亮的鸡,随拍下来。
婺源的历史十分古老,从唐代立县,是古徽州八县之一。这里也是理学家朱熹和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家乡,山清水秀,有中国最美乡村之誉。朱熹老先生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灵感当然来源于其家乡的优美风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