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2013-04-23 21:36:18)
标签:

棕背伯劳

鸟类摄影

精彩摄影

自驾游记

休闲

分类: 鸟类摄影

    棕背伯劳是一种东洋界很常见的留鸟,分布的区域较广,在江西基本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此特意将今年以来观赏拍摄到的集中展示以作记录,请各位老师指导:

1. 2013年元月27日在象山森林公园观赏拍摄的(第1-10张)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2.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3.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4.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5.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6.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7.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8.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9.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10.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11. 2013年3月3日在南昌艾溪湖湿地公园观赏拍摄的(第11-14张)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12.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13.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14.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15. 2013年3月16日到修水观赏中华秋沙鸭时随拍(第15-16张)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16.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17. 2012年12月底在梅湖景区观赏拍摄(第17-18张)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18.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19. 2012年12月30日到南昌梅岭象山观赏雪景时随拍(第19-20张)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20.
山林田园拍鸟之二十: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学名:Lanius schach)属于雀形目伯劳科伯劳属,别称海南鵙、大红背伯劳,亦称“桂来姆”、“黄伯劳”。棕背伯劳是一种东洋界很常见的留鸟(Resident bird),分布的区域从哈萨克起,穿过了阿富汗、巴基斯坦与印度半岛(除了东边的国家),到新几内亚。
     棕背伯劳也具有伯劳的普遍特征,头大,喙短而强壮有力,上喙具凹刻,先端向下弯曲成利钩,能很牢靠地抓住动物,使其不易自嘴里脱逃,脚短而强健。体长达24厘米左右,体重70~90克。成鸟:额、眼纹、两翼及尾黑色,翼有一白色斑;头顶及颈背灰色或灰黑色;背、腰及体侧红褐;颏、喉、胸及腹中心部位白色。头及背部黑色的扩展随亚种而有不同。亚成鸟:色较暗,两胁及背具横斑,头及颈背灰色较重。深色型的“暗黑色伯劳”在香港及广东并不罕见,也偶见于分布区内其他地点。栖息于开阔的平原与低山一带,常在田园、果园及树丛间活动。性凶猛,嘴、爪均强健有力,喙的咬合力较大,善于捕食昆虫、鸟类及其他动物,甚至能袭击或击杀比它自己还大的鸟,如鹌鹑之类,体型较小的鹰常被它追逐。

    它们习惯于独来独往,一般栖息于开阔平原和低山一带,有时也到园林、农田、村宅附近活动。它们经常停栖在空旷地的突枝上,四处张望,一旦发现有猎物出现便会迅速猛扑过去,捕获猎物后又会重新返回原来树枝上啄食。伯劳习惯性的会驻足在同一个地点觅食,这种捕食方式我们也称之为坐等型掠食(sit-and-wait predation)。
    4- 7月间繁殖。巢呈杯形,以草茎、竹叶、嫩枝、蕨叶及其他杂屑等编成。由雌鸟、孵卵,孵化期12~14天至21天雏鸟在巢期13~14天,离巢后5~7天仍需亲鸟饲喂,幼鸟在领域内活动达1~2个月。棕背伯劳的鸣声粗哑而急促,有说是尖锐凄厉,亦有称洪亮粗犷,有时它还能仿效其它鸟或动物的鸣叫声。每到春夏繁殖季节,雄鸟便会用婉转多变的鸣声来吸引雌鸟。
    棕背伯劳会终年守护着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域,而且不会随季节转变而更换。雌雄鸟共同守卫领地,单独一只鸟是没有属于自己的领地,它们的领地观念很强,相邻的领地彼此区界分明,很少有个体入侵邻近区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