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十三号再次在去南矶湿地观赏候鸟的那天途中,看到道路傍边和树林中有北红尾鸲在栖息嬉戏,方便观赏拍摄的时候就把车停在路边,对我来说也算看到了一种新鸟,那种喜悦之情,你知道的......
1.
北红尾鸲(拉丁学名:Phoenicurus
auroreus)俗名:灰顶茶鸲、红尾溜、火燕、火红燕,属于鹟科鸫亚科红尾鸲属,雄鸟眼先、头侧、喉、上背及翼黑褐色,翼上有白斑,头顶、枕部暗灰色,身体余部棕色,中央尾羽黑褐。雌鸟除棕色尾羽及白色翼斑外,其余部分灰褐色。嗜食昆虫,均为害虫,除极少是益虫。
2.

全长约15cm,大小如麻雀,但比麻雀要漂亮。雄鸟眼先、头侧、喉、上背及翼黑褐色,翼上有白斑,头顶、枕部暗灰色,身体余部棕色,中央尾羽黑褐。雌鸟除棕色尾羽及白色翼斑外,其余部分灰褐色。栖息于山地森林、灌丛地带,常立在突出的枝条上,尾上下颤动。取食昆虫及植物种子。5~7月繁殖,在树洞、墙缝、石缝中筑巢,窝卵数以6枚居多,卵淡绿色、浅红色或白色并密布点斑。
3.

该鸟是食虫鸟,有一个短健的尖嘴。特别嗜吃昆虫,凡是所能见到的昆虫一律消灭。该鸟非常勤劳,天将亮就开始捕虫鸣唱。清晨早餐之后,雄鸟常常站到巢区一个最高处,引颈高歌,歌声婉转动听。表示了雄鸟对雌鸟的欢迎之意,也表示这块地盘是它的领地,向同性警告。该鸟喜在墙洞筑巢,所以可以悬挂人工招鸟巢箱,让它为幼树林消灭害虫。
4.

该鸟因形态漂亮,叫声婉转,经常遭人捕捉。但它喜欢蓝色的天空,绿色的田野和自由自在的生活。一入鸟笼,就不吃不喝,很快死去。因此人们不要任意捕捉杀害它。同时对在村庄附近的鸟和巢卵也要加以保护。北红尾鸲在我国主要为夏候鸟和部分冬候鸟。
5.

北红尾鸲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谷、林缘和居民点附近的灌丛与低矮树丛中,尤以居民点和附近的丛林、花园、地边树丛较常见,有时也沿公路、河谷伸入到大的森林中,但亦多在路边林缘地带活动。
6.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行动敏捷,频繁地在地上和灌丛间跳来跳去啄食虫子,偶尔也在空中飞翔捕食。有时还长时间地站在小树枝头或电线上观望,发现地面或空中有昆虫活动时,才立刻疾速飞去捕之,然后又返回原处。繁殖期间活动范围不大,通常在距巢80~100m范围内活动,不喜欢高空飞翔。每次飞翔距离都不远,一般是在林间短距离地逐段飞翔前进。性胆怯,见人即藏匿于丛林内。活动时常伴随着‘滴-滴-滴’的叫声,声音单调、尖细而清脆。根据声音很容易找到它。停歇时常不断地上下摆动尾和点头。
7.

繁殖期4-7月,北方稍晚些,一般多在5月初才进入繁殖期。4月中下旬即见有求偶行为,雌雄红尾鸲彼此相互追逐,或雄鸟站在树枝或电话线上,不断地对着栖于附近的雌鸟点头翘尾地鸣叫,当雌鸟应声飞至跟前时,雄鸟点头翘尾得更厉害,而且两翅半举和下垂,脚亦不停地动着。雌雄亲鸟共同育雏,对一窝4日龄4雏的全日观察,每天从3:30天一亮就开始觅食喂雏,直到19:30左右黑天为止,每天喂食时间长达17小时。
8.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9.
10.

11.
12.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谢谢浏览,敬请指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