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月13日在此到鄱阳湖的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观赏拍摄候鸟,随拍到小型候鸟--鹤鹬。因为都是跟踪拍摄,没用脚架,全程手持,有些片子不是很满意。但是拍摄过程还是很开心的,况且对我来说是新鸟,能观赏拍摄到就很满足。
1.

     
鹤鹬(拉丁学名:Tringa erythropus
(Pallas))属于鹳形目,丘鹬科,鹬属。中等体型(30厘米)的红腿灰色涉禽。嘴长且直,繁殖羽黑色具白色点斑。冬季似红脚鹬,但体型较大,灰色较深,嘴较长且细,嘴基红色较少。两翼色深并具白色点斑,过眼纹明显。飞行时区别在后缘缺少白色横纹,脚伸出尾后较长。虹膜-褐色;嘴-黑色,嘴基红色;脚-橘黄。
 
2.

     
鹤鹬冬季似红脚鹬,喜鱼塘、沿海滩涂及沼泽地带。但体型较大,灰色较深,嘴较长且细,嘴基红色较少。两翼色深并具白色点斑,过眼纹明显。飞行时区别在后缘缺少白色横纹,脚伸出尾后较长。虹膜-褐色;嘴-黑色,嘴基红色;脚-橘黄。叫声:飞行或歇息时发出独特的、具爆破音的尖哨音chee-wik;告警时发出较短的chip声。
3.

   
鹤鹬分布范围:繁殖在欧洲,迁至非洲、印度及东南亚越冬。繁殖和迁徙时常见于中国的多数地区,结大群在南方各省、海南岛及台湾越冬。习性:似红脚鹬。简易识别:易于红脚鹬混,但嘴长细、嘴基红。喜欢生活在鱼塘、沿海滩涂及沼泽地带。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部分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谢谢浏览,未完待续,敬请关注,多多指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