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湿地拍鸟之偶遇“小䴙䴘”

标签:
小&19737&19736鄱阳湖湿地精彩摄影国内旅游 |
分类: 鸟类摄影 |
自从前天发布“鄱阳湖湿地拍鸟之鸟名求助”的博文之后,得到了博友“鸣非、羽宁、大丽、花蝴蝶、一剑、驾哥、有容斋主、亦诺和村长”等拍鸟高手和老师们的热心指点和不吝赐教,收益匪浅,在此向朋友们再次表示感谢!从今天开始我将陆续将求助帖中相关的鸟类,按专题贴出来,请各位老师和朋友们批评指正。
1. 腾飞掠过水面的小䴙䴘
冬来春去,在水中快意的(音为pi
ti)外形如鸭,嘴直而尖,又名“水葫芦”因体形短圆,在水上浮沉宛如葫芦而得名。 其实见到小䴙䴘纯属巧合,在去南矶湿地的途中,看到湖塘傍边和树林中有不少亚成丝光椋鸟在栖息嬉戏,就把车停在路边追拍亚成丝光椋鸟,当我在湖塘傍边拍摄亚成丝光椋鸟嬉水洗澡的时候,突然湖塘中几只野鸭飞跃起来,我赶紧掉转枪头进行抢拍。所以无意之中得到了这组照片,见识到了一种新鸟,那种喜悦之情,你知道的......
2. 亚成丝光椋鸟正在嬉水洗澡
小(Podicepsruficollis;little
gre-be)目科小属的1种。又名水葫芦,因体形短圆,在水上浮沉宛如葫芦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体较小,翅长约100毫米,前趾各具瓣蹼;上体(包括头顶、后颈、两翅)黑褐而有光泽;眼先、颊、颏和上喉等均黑色;下喉、耳区和颈棕栗色;上胸黑褐色、羽端小外形苍白色;下胸和腹部银白色;尾短,呈棕、褐、白等色相间。平时栖息于水草丛生的湖泊。食物以小鱼、虾、昆虫等为主。性怯懦,常匿居草丛间,或成群在水上游荡,极少上岸,一遇惊扰,立即潜入水中。
3.
小繁殖期在芦苇丛等隐蔽处,以水草营造浮巢。雄鸟和雌鸟从相识到交配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求偶舞蹈。水面上,两只相遇的䴙䴘,面对面低头展翅,然后抬头仰脖,拍动双翅,迅速向前。当互相快碰到时,又骤然停下改为后退。简直就是一场优美的芭蕾。通过舞蹈的互相比试和了解,如果赢得了对方的爱心,它们就衔着水草开始共同建造洞房。
小䴙䴘的巢很特别,它不在固定地点,而是随波逐流,飘荡在水上。发现有人或掠食动物来到巢穴附近后会将巢中的卵用杂草等盖住,以防止被掠食动物发现。一窝卵4~8枚,幼鸟头部具有鲜明的黑白色条纹,在学会潜水前主要依靠成鸟提供小鱼、水生昆虫等食物。
4.
小分布范围:非洲、欧亚大陆、印度、中国、日本、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北部。在中国分布状况:留鸟及部分候鸟,分布于中国各地包括台湾及海南岛。中国有3个亚种。最常见的为普通亚种(Trachybap-tus,ruficolliS
poggei),分布于中国各地、北起东北,南至台湾和海南岛,西达甘肃、四川及云南西部。
5.
小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由于大量湿地遭受到填埋、围垦、污染、养殖业等不同程度的破坏,适宜生境不断减少,小的适宜分布地日趋破碎。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小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谢谢浏览, 未完待续, 敬请关注!
前一篇:鄱阳湖湿地拍鸟之鸟名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