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2012-10-26 20:28:36)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东埠古街古码头

瑶里古镇

景德镇

原创摄影

分类: 旅游摄影

     比起游人如织的周庄、同里等古镇,就是跟前面的瑶里古镇相比也显得清冷多了。这里的居民似乎没有受到多少外界游人的打扰,仍然过着自己的生活。这么多年来,除了偶有的新建筑,东埠仍然是从前的东埠:清澈的河水,到时间就自然升腾的炊烟……时光仿佛从来没有流走过,如此从容与安详;这就是现代人一直追索着的生活:不需要气派,不需要刻意的精美雕刻场所,只需要一个安放心灵的地方,信步在青石铺就的古街巷道和古码头旁,会使您仿佛走进了明清社会的历史画卷。

1. 东埠古街和古码头全景 (点击看大图)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东埠古街古码头:位于高岭山下东河岸边,为古代浮梁四大名街之一,由古街和古码头组成,是明清之际高岭土集散地,因运输繁忙而成街。古代运输主要靠的是水运, 东河发源于瑶里高际山,流经高岭山下东埠村,最后汇入昌江,是浮梁东部地区联系外界的主要通道,因此,高岭山下的东埠码头在浮东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年大量的高岭土、瑶里釉果和窑柴就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到景德镇,支撑着景德镇瓷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街的东头耸立着一块清朝乾隆年间的禁令牌。这块碑于清朝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由浮梁县署所立,上面刻着《东埠街码头瓷土装运告示》。正因为有着严明的法令约束,东埠古街的运输贸易才得以蓬勃发展,并且在明清两代直至解放前的近400年时间里,一度成为景德镇东部地区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近代之后,由于地处山区,又远离任何一条现代交通线――公路、铁路,东埠进一步衰落,她曾经有过的那一段辉煌历史逐渐被凝固和尘封,被世人所遗忘。

 

2. 因为古街和古码头在河东,下车后首先要通过东埠仿古大桥, 站在桥上远眺古街古码头, 只见秀丽的东河从东埠村旁静静流过,河两岸屋舍重重,炊烟袅袅,构成一幅古色古香的乡村图画。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3. 东埠大桥全长113米,为仿明代式7孔石拱桥,是迄今为止江西省最长的仿古石桥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东埠古街是徽饶古商道上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全长一千多米,分为上街、中街、下街三部分。整条街共有上百幢店铺,鳞次栉比地分布在街道两旁,大部分保存得非常完好。窑里曾有民谣这样描述这条街:“上街头,下街头,街长不见头;丝绸缎,糖醋油,店面八百九”,生动的再现了唐诗中“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盛世景象。宋代这里名叫鸿潭,明代时这里是高岭土的集散地,商业繁荣,渐渐形成了一条商业街,成为码头集镇,因此改名东埠,意思是东河边的码头。到清代,街面已发展到一公里之长,为浮梁四大古街之一。

  

4. 东埠古街下街头: 昔日有上百幢店铺鳞次栉比地分布在街道两旁,至今仍保存较好,其中以景德镇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商店最具特色。一些文化景观历经岁月沧桑,已经丧失了原来的基本功能。瑶里的古窑址,现在已经完全成为历史景点,而镇上的商业街的商业营销功能也已经丧失。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5. 明、清直到民国时期,这里有药店、布店、鞋店、豆腐店、猪肉店、糕点店、理发店、杂货店、饮食店等几十家店铺。两边鳞次栉比的店铺夹着3米宽的街面,街道用青石板和麻石铺成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6.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柜台都砌的很高,当地人称“水码头”. 店家铺台之所以砌的高,主要是在古代,方便骑马、坐轿的人选购。当你看到这些古老的店牌名字, 你会作和感想呢?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7.  岁月在百年老屋的柱子上刻下沧桑,河埠石阶上的水痕已慢慢褪去。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老屋斑驳的门槛上闲坐,目光中透出他们生活的平淡与宁静。这位老者跟我聊了很多往事, 发了好久的感叹, 也让我了解到许多关于东埠古街古码头的故事......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8. 屋檐下悬挂着大大小小的红灯笼,在微风中悠悠地摇摆。站在被雨水冲洗的如此洁净的青石板上,偶尔有温和的村民擦肩而过,向我微笑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9. 上街沿河均没有建房,每隔几户人家的门前,建有一个方便过往客商和运送高岭土的工人遮风避雨的廊亭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10. 连接东河南北两岸的万年桥,在波涛滚滚的东河上已经屹立了几百年。因年代久远,人们称之为“万年桥”。这里也是上街和中街头的结合部.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11. 东埠古街中街, 每间店面都有前后两门,前门正对着街面,后门房屋为吊脚楼,对着碧波荡漾的东河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12. 中街头的吊脚楼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13. 为了方便运送高岭土,靠河的店铺每隔几家的楼下面,都特意建有一个通道,沿着台阶可以直通到东河边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14.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15.上街头面对河边, 都是凉棚式结构街面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16. 在青石板路面中间有一条深深的凹痕,这是古代运货的独轮车来往经过时轧出的车辙,日久天长便成了凹痕,他印证了东埠古街昔日的繁华,是古代东埠码头装运高岭土繁忙景象的真实记录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17. 古街的下街头和古码头相互融合在一起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18. 如今的东河水,水位很低,我坐在想来曾经应该是停泊船只的地方,遥想眼前的码头当年装运高岭土时那一派繁忙紧张的景象。而今,古码头基本上已经废弃,曾红红火火的古商业街又回复到了最初的平静,默默地排列在这里。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19. 古码头: 你注意看看, 在古码头边有一块延伸出去的石条, 而且石条端头有个通孔, 那是用于系船泊位的.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20.  看到了那些遗留下来的古码头,依稀可以想像高岭瓷土在这里卸下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21. 清澈的东河自村前静静地掠过,流淌出东埠悠久的历史,也成就了东埠的古朴和悠远.......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22. 炊烟袅袅的村落,闲游觅食的鸭子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23. 坦荡从容的河滩,烟雨朦胧的远山,构成了一副纯静的乡村水墨画
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24.夕阳照射下的古街古码头瑶里古镇自驾游记之八: <wbr>海上丝路之源东埠(上)

 

    在江波之上,在永恒的飘泊里,房栏也露出了风蚀的痕迹,但东埠的这个地方又怎能轻易把它忘记。那曾经布满龙窑历史碎片和窑工深深脚印的东埠,早已旧貌难寻,东埠的概念已属于那个遥远的年代。眼前只有无声无语的河水,西风残壁,逝者如斯,该有多少辉煌和传奇?该有多少动人的故事和传说?恍然中,不自觉地会对这里的老街恍惚,仿彿听到历史的车轮在此碾过时发出的幽幽声响,仿佛看到了无边的岁月在此坠落时腾起的漫漫烟尘。

  静静的东埠,守着静静的河水,远离着曾经的喧嚣,浮华,静静的东埠,远离着沧桑的史籍,只留青山绿水任人咀嚼。走出东埠,蓦然回首,那笼罩在苍茫中的古镇,还是那般妩媚,那般含情脉脉,就如一个历经风雨沧桑的老人,呈现着一种古朴之美,我心里竟怀着隐隐的伤感和惆怅。

    一个支撑瓷都的瓷源,曾经这里原始、这里沧桑、这里辉煌,如今这里原始中带着点幽雅、沧桑中带着点落寂、辉煌中带着点愁思。这里是瓷都的支撑,但却没有一件用在交易的商品。这里曾经是徽饶古商的聚集地以及必经之地。 如今物是人非,古道依旧,古商何在?东埠:船已走,街仍在。。。。。。



                                     谢谢各位浏览, 未完待续, 敬请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