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2012-06-28 16:28:36)
标签:

建筑格局

青云谱道院

八大山人纪念馆

游记

都市风景

旅游

分类: 都市风景

    八大山人纪念馆前身是青云谱道院,历经周、西汉、东晋、唐、宋、元、明、清数朝,系唯一保存完好环境的江西净明道教发源地。

1. 青云谱道院(“八大山人纪念馆”)全景实拍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相传在公元前六世纪,周灵王之子晋在此开基炼丹。西汉末年,南昌尉梅福曾弃官隐钓于此,后人建“梅仙祠”祀之, 西汉为“梅仙祠”;东晋始有道教净明派,建“太极观”。唐为“太乙观”,宋为“天宁观”,二年复易名“天宁观”、至清顺治十八年始定名“青云圃”,后易“圃”后“谱”,至清初定为“青云谱”。道院以“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一气贯通的三个院落为主体,殿宇中部为方丈堂,三殿逐次递进,曲廊相通,甚是幽静, 衔连左右“三官殿”、“斗姥阁”、“峤园”,中间以天地相融,东西接庑殿四座,更有两庑内室“黍居”、“鹤巢”簇拥着。青云谱道院为中国典型的坐北朝南建筑布局,抬梁式构架,悬山顶、青砖灰瓦的粉墙,精而不华,青而不饰,古朴典雅,风格独具,自古以来就是游客瞩目名胜之地。

 

    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杰出画家,生于明天启六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一六二六——一七0五),享年八十岁。他姓朱名耷,僧名个山、传启,别号八大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他抱着对清王朝不屈的态度出家为僧。后还俗,自筑陋室“寤歌草堂”于南昌城效,孤寂贫寒地度过了晚年, 从此,青云谱便与八大山人的坎坷生涯及其书画艺术联系在一起了。300余年间,道院几经兴废,一九五七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多次修葺,于1959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八大山人纪念馆”。现在的青云谱建筑群,规模和风格与清朝光绪年间重建的道院大抵相同,院内殿宇堂阁,展示岁月的沧桑,漫游其间,感受二千多年神秘道教文化深蕴的内涵。青云谱园内,苍木翠绿,掩映着殿宇云阁,丹桂碧池,环抱住凉亭月楼,逸静幽雅,宛若仙境。

2. 青云谱道院全景碑刻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青云谱道院是一座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园林。园林之南部和西部面临宽阔的梅湖,北部及东部有水道环绕,泊岸曲折,水明如镜,独揽湖山田园之美。

 

3.定山桥:青云谱道院原来就只有这座桥一条路进进出。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4.青云谱道院遗址现存旧大门在围墙西端,是一座雄伟的石牌坊,上悬“青云谱”石匾,不过改为八大山人纪念馆后,此门就一般不会打开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5.“八大山人纪念馆”正大门,,“八大山人纪念馆”门额牌匾是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的,八大山人纪念馆原来需要20元的参观券的,不过目前已经免费开放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6. 从“八大山人纪念馆”公园内进入青云谱道院的院门,进入院内的左侧既可以可到青云谱道院遗址现存旧大门,只是处于常闭状态而已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7.青云谱道院遗址现存二门石建筑,前额刻“净明真境”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8.青云谱道院遗址现存二门石建筑门后八大山人手书“众玄少之门”门额石刻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9.前殿“关帝殿”,“八大山人纪念馆”牌匾是刘海粟先生手书题写的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10.前天井及中殿“吕祖殿”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11.后天井及后殿“许祖殿”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12. “峤园”,位于后殿“许祖殿”右侧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13.“峤园”前观鹤池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14. “三官殿”,位于后殿“许祖殿”左侧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15.“三官殿”前莲花池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16.方丈堂左名“黍居”,方丈堂位于右厢房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17.方丈堂右名“鹤巢”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18. “斗姆殿”, 位于“三官殿”左侧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18.“斗姆殿”前桂花广场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19. “曲径通幽”,从“三官殿”侧门直通相连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20. “香月慿楼”

八大山人纪念馆游记之二 <wbr>----青云谱道院及其建筑格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