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今和歌集》真名序

(2006-04-17 10:04:14)
分类: 和歌俳句

古今和歌集  真名序

 

  

夫和歌者,托其根于心地,发其华于词林者也。人之在世,不能无为,思虑易迁,哀乐相变,感生于志,咏形于言。是以逸者其声乐,怨者其吟悲,可以述怀,可以发愤。动天地,感鬼神,化人伦,和夫妇,莫宜于和歌。

和歌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若夫春莺之啭花中,秋蝉之吟树上,虽无曲折,各发歌谣。物皆有之,自然之理也。

然而神世七代,时质人淳,情欲无分,和歌未作。逮于素盏乌尊,到出云国,始有三十一字之咏。今反歌之作也。其后虽天神之孙,海童之女,莫不以和歌通情者。

爰及人代,此风大兴,长歌短歌旋头歌混本之类,杂体非一,源流渐繁。譬犹拂云之树,生自寸苗之烟,浮天之波,起于一滴之露。至如难波津之什献天皇,富绪川之篇报太子,或事关神异,或兴入幽玄。但见上古歌,多存古质之语,未为耳目之玩,徒为教戒之端。

古天子,每良辰美景,诏侍臣预宴筵者献和歌。君臣之情,由斯可见,愚贤之性,于是相分。所以随民之欲,择士之才也。

自大津皇子之初作诗赋,词人才子慕风继尘,移彼汉家之字,化我日域之俗,民业一改,和歌渐衰。然犹有先师柿本大夫者,高振神妙之思,独步古今之间。有山边赤人者,并和歌仙也。其余业和歌者,绵绵不绝。

及彼时变浇漓,人贵奢淫,浮词云兴,艳流泉涌,其实皆落,其华孤荣,至有好色之家,以此为花鸟之使,乞食之客,以此为活计之谋。故半为妇人之右,难进大夫之前。

近代,存古风者,才二三人。然长短不同,论可以弁。

华山僧正,尤得歌体。然其词华而少美。如图画好女,徒动人情。

在原中将之歌,其情有余,其词不足。如萎花虽少彩色,而有熏香。

文琳巧咏物。然其体近俗。如贾人之着鲜衣。

宇治山僧喜撰,其词华丽,而首尾停滞。如望秋月遇晚云。

小野小町之歌,古衣通姬之流也。然艳而无气力。如病妇之着花粉。

大友黑主之歌,古猿丸大夫之次也。颇有逸兴,而体甚鄙。如田夫之息花前也。

此外氏姓流闻者,不可胜数。其大底皆以艳为基,不知和歌之趣者也。

俗人争事荣利,不用咏和歌。悲哉悲哉。虽贵兼将相,富余金钱,而骨未腐于土中,名先灭世上。适为后世被知者,唯和歌之人而已。何者?语近人耳,义贯神明也。

昔平成天子,诏侍臣令撰《万叶集》。自尔来,时历十代,数经百年。其后,和歌弃不被采。虽风流如野宰相、轻情如在纳言,而皆以他才闻,不以斯道显。

陛下御宇于今九载,仁流秋津洲之外,惠茂筑波山之阴,渊变为濑之声,寂寂闭口,砂长为岩之颂,洋洋满耳。思继既绝之风,欲兴久废之道。爰诏大内记纪友则、御书所预纪贯之、前甲斐少目凡河内躬恒、右卫门府生壬生忠岑等,各献家集并古来旧歌,曰续万叶集。于是重有诏,部类所奉之歌,勒为二十卷,名曰《古今和歌集》。

臣等词少春花之艳,名窃秋夜之长。况哉,进恐时俗之嘲,退惭才艺之拙。适遇和歌之中兴,以乐吾道之再昌。嗟乎,人丸继没,和歌不在斯哉。于时延喜五年岁次乙丑四月十五日,臣贯之等谨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