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对人性和城市的拷问
(2009-08-08 08:51:37)
标签:
重庆死机文跑跑杂谈 |
人性的考验
这个雨夜,如此凄凉!逃跑的的哥,你没有听到母亲和婴儿最后时刻绝望的哭声吗?人面对危险,都有求生的本能,但人所以为人,就因为除了本能之外,还有责任和义务。不说你身为的哥,就该为乘客的安全负责,就是作为车里唯一的成年男性,你也该学学泰坦尼克号上的绅士们,把生的机会留给一车的女士和弱小吧?况且,当时的水深只有1米5左右,只要你倾力抢救,大家都应该可以安然脱险的。
你说你是因为惊吓和体力不支,所以不敢返回,但你一直在呼救。那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乘客更加弱小吗?请问这就是你展示男性责任的方式吗?你的雄性激素只够你喊两嗓子吗?
你不够爷们,你给重庆的男人抹了黑了!
城市的考验
每一次天灾,都是对城市和城市管理者的考验。在这场大雨中,城市落败了!
新闻中看到,这条积水道路在火车北站附近,这注定是一条车来车往的城市干道。但这段路,在事故一天前就开始积水了。到事发时,积水最深处已有近2米深。道路成了游泳池,有关部门竟然视而不见,任水位上升。
据说在这段路前,是放置了锥形筒实行交通管制的。锥形筒对于开车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就是一件涂着红白两色的塑料制品,轻轻一碰就能飞出老远。难道有关部门认为放这样的几个筒就算尽职了?就是这样的轻飘飘的警示标志,也早已被撞翻和移动了。出租车司机称没有注意到禁行标志,不知道是不是托词,但假如有关部门能经常观察这段路的动态,并根据危险程度加大警示的力度,甚至派专人看守,这样的惨剧,当没有发生的可能。
再说得远一点,一处积水能达到2米的路面,当初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排水系统在哪呢?这样的安全隐患为什么不可以早点消除呢?在大雨时,就没有一个详细的预案来避免水越积越深吗?
面对两条逝去的生命,城市的管理者也应该低下头,好好想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