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真好

(2009-07-15 19:53:24)
标签:

杂谈

分类: 言浅情深

网络真好

  今日下午,习惯性地随便溜达到博客里,发现一个评论,上来就直呼我名:

  蒋静,有网络真好,有博客真好,我们终于找到你了。网络真好昨天还和五雪说一定找到你……对了,你还记得五雪和素青是何方人氏吧?

  忘了告诉你,是杜拉尔梅的一篇《蒋静不静》(百度上搜的)让我找到了有关你的消息。很幸运
  哈哈,哈哈。网络还真是神奇了。这个有大半辈子不见了的素青咋就突然给浮现了呢?
  素青和五雪都是我1985年回山东读高中时的同学。在聊城四中,我虽然仅仅待了一年半,但是,那一段日子的美好却是非常难忘的。
  在班级里,我第一个认识的就是素青。
  我从扎兰屯到聊城时,用当时聊城人民的话说,打扮得很不像学生:烫着荷叶头,穿一件砖色宽条绒西装,微喇的牛仔裤。因为我是插班生,当时没有桌椅,我挤在素青的桌边。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没有一个同学和我说话。我以为山东人就是这样不爱搭理人。
  一个月以后,素青终于忍不住了,问我。一问才恍然,她说:俺们以为你是来听课的老师呢。原来是同学呀。
  素青家也是东北的,和我的父亲一样因为思念故土调回了聊城,她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我格外有亲切感。于是我们很快就热络到一块了。
  和素青的熟络,让我很快就融入了这个集体,我发现,聊城的同学和扎兰屯的同学很不同,他们很好学,本分,传统,质朴。没有扎兰屯同学的活跃和开朗。但是,在十八九岁的年纪,梦想是一种黏合剂,因为梦想而滋生的诗歌,成了我通往他们内心的途径。
  那时我们都看琼瑶的小说,写四不像、但激情澎湃的诗歌,互相交流着读书笔记,名言警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开始叫我诗人姐姐,而且外班的同学也跟着叫。于是交往范围扩展到了整个年级,那时给我的印象,好像同学中很多人都在写诗歌。也许却是因为我在东北之地养成爽朗的性格,在他们看来很新鲜大胆吧。记得我们剧团家属院里,经常有男孩女孩找我,为此,还有人好心地提醒我爸爸呢。在保守的山东人眼里,一个中学生男男女女地来来往往,是不好的。而在我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在聊城四中的学习对于我而言是吃力的,我觉得他们的功课底子都那么好,扎兰屯的教学还是落后了很多。素青的外语就是我羡慕的,每一堂课老师都要叫同学起来背课文,她永远都是背得行云流水,好像天生就知道那些句子。而我在家都背得快吐血了,到课堂上一样磕磕绊绊。
  素青是个真性情的女子,有东北女子的干练,她娃娃脸,笑起来总是很及时地收拢着笑容,好像笑容后面有什么不及时收住就会流失似的。她是干脆人,和我很投合。说到兴奋的时候,她还用她不大的手在眼前劈着,好像快刀斩乱麻的痛快。她在班级是好学生,好到哪一科都好。同学也都挺服气她。
  她在大学读书,包括恋爱,我都知道。还去她的学校看过她,和她的亲爱的。很多年后再见她,是在她家,她成了一名老师,也有了孩子,还是那样笑,那样说话干脆办事利落,一副好学生的样子。
  五雪呢,是我上课时传小纸条传得最多的男生。五雪的名字曾经让我奇怪了很长时间,一个白净的男孩叫五雪。为什么是五雪呢?到现在我也没有答案。但是这不妨碍我们成为好朋友。五雪很内秀,性格温和。当时正在练钢笔隶书,笔画写得很柔韧,工整而好看。我也学他写隶书,可是没耐心,写着写着就跑起来了。
  那一段时光真是青春洋溢,我们经常聚会,在一起聊天能聊半天,现在想想,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但是当时就是那么有话说。
  后来我回扎兰屯就业,一下子就远离了他们,我走的那天,同学们送我,泪眼婆娑。我当时硬是一点眼泪也没掉,心里却是难过不已。还在日记里感慨,“也许这就是注定的命运,总在离别之中伤心,离开扎兰屯伤心,离开聊城也伤心。”
  我走后一直保持联系的还是五雪,隔个十天半月我们就会收到彼此的书信,汇报各自的情况,以及同学们的情况。后来,我的父母回到聊城,和五雪住在一条街,他还经常去探望我的父母。
  父母在聊城,我经常回去,和五雪他们都要见见面,每次见到也都是当年的样子,一点也不生疏。大家相谈甚欢,好像从未分开过,是那种老朋友彼此一个眼神就很清晰的踏实。
  从什么时候开始断了音讯呢?我已经想不起来了,还是与我的生活发生的一些变化有关,渐渐开始荒疏了和同学的联系。
  没想到,竟然在这里和素青重见。
  我看见她给我留的邮箱地址,马上复制了,就给她发了邮件。还好,我动作快。等我再回来看,系统已经删除了。
  好像素青一直等在电脑旁似的,邮件很快回复过来了,她说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被惊喜冲击得,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是乱七八糟毫无条理地给她汇报着我的情况。想想,隔了这么长的时间,哪里是三言五语就能说完的。
  刚刚写着这些字,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竟然是五雪。他用很标准的普通话和我问候,我说:这么不习惯,这么标准的普通话,吓死我了。
  他好像得到特赦了似的,马上开始用聊城方言和我聊起来。
  这时,我才知道,他们找我,已经不少时候了。五雪还打过呼和浩特日报社的电话,说一些新人已经不认识我了;他还打过我原来家里的电话,欠费停机了;他跑回我父母的家找,见院门已经深锁;他跑到百度城市吧里去找呼和浩特和扎兰屯分别去发帖找我……已经很是费了周折。还是素青,把我给搜索了出来。我知道网上有我的信息,报社的资料一直挂在那里,刚才我好信地搜索了一下,也才知道,就是搜索也因为叫蒋静的人太多,需要翻个几十页才能找到我。坐在这里看着那些页面,一张张地翻下来,心里感动不已。记忆的闸门被打开,我仿佛又看见素青和五雪白净脸上那一抹温暖的笑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活着多好
后一篇:信手写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