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

(2014-04-24 05:00:00)
标签:

旅游景点

吴中胜境

穹窿山景区

《孙子兵法》诞生地

旅游

分类: 休闲。旅游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

——穹窿山游记之二        

           4月12日清晨我们冒雨在市工人文化宫上车参加旅行社前往苏州吴中穹窿山风景区一日游。旅游大巴到达木渎古镇,在雨中短暂游览古镇和用完午餐,大巴直达穹窿山风景区游览。

 

        穹窿山景区,地处姑苏西部,为苏州第一名山,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素有“吴中之巅”之称。此山气势雄伟,地域宽阔,苍松翠竹,山色秀美,如入仙境,历史悠长,《孙子兵法》诞生地,乾隆皇帝六次祈福地人文景观丰富,集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于一山。

  穹窿山不但气势雄伟,而且风光旖旎,偶尔它雾巅相连,漂缈似烟,若隐若现,犹如一名含羞答答的少女,晴朗天山姿巍然屹立,郁郁葱葱,犹如一群力拔山河气盖世的勇士。正是“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田云晴朗,云共山高下”。穹窿山山道蜿蜒盘旋,曲折伸向山巅,郁苍山巅,密密丛丛,云高气爽。如果你翻山去南坡,眺望太湖风光,却是湖光浩瀚,渔帆点点,七十二峰犹如出没云际一般,美不胜收。

 穹窿山历史悠长,人文景观丰富,集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于一身。古代大军事家孙子隐居在此,并写出了中国历史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在雾气弥漫的山中,我们沿着长满青苔的砖石小道,在密林深处上上下下踏了约一百九十级台阶,拐了十多个弯,才到了孙武的隐居地、《孙子兵法》的诞生地——孙武苑。 

    孙武苑在天然次生森林茅蓬坞中,紧挨名臣朱买臣读书台。走进孙武苑,仿佛置身谷中之谷,林中之林,宛如来到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藏身之处。大家不禁感叹,无怪乎孙武能写出天下第一兵书《孙子兵法》,他的隐居地充满了智谋和神机的色彩。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1 穹窿山麓 云遮雾罩是卧虎藏龙之地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2 《孙子兵法》碑林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3 《孙子兵法》博物馆:兵圣堂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4 孙武塑像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5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6 《孙子兵法》碑林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7 《孙子兵法》碑林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8 图释孙武生世功绩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 孙武的“武”字写法非同寻常,上戈下止,其意为停止一切战争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10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11  《孙子兵法》碑林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12  当年孙武隐居的茅草房:孙武草堂(后人重建)。孙武就在这里完成了永垂史册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13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14 参观《孙子兵法》博物馆:兵圣堂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15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16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17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18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19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20 茅草房前的泉水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21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22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23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24 雨天来这里旅游的自驾车还不少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25 动感拍摄山竹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26 动感拍摄毛竹

     资料介绍: 孙武是春秋晚期兵家,齐国人,写有《孙子兵法》。曾仕于吴,在他的治理下,吴国的军事力一时强盛,吴国大军威震四方。周敬王八年(前512),伍员推荐孙武给吴王阖闾治兵。孙武献兵法十三篇,阖闾称善。为了试验孙武所蓍兵法的效力,阖闾命他以兵法训练宫中美女。孙武在训练中严申军纪,斩掉两名任队长而不听约束的吴王宠妃,宫人由此而大惧,进退跪起无不听命。阖闾由此知孙武之能用兵,便任命他治理军队。同年,吴王欲攻楚都郢,孙武认为应当等待。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吴王问伍员、孙武可否伐楚。二人曰:楚将子常贪婪,唐、蔡都怨恨,与唐、蔡联合即可以进兵。吴王于是出师与唐、蔡共同伐楚。军至汉水,楚发兵拒吴,二军夹水而阵。吴军与楚五战五胜,攻占郢都,楚因此丧失了争霸力量。由于吴国重用伍员、孙武治国强兵,国力强盛。春秋晚期,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孙武在兵法上提出了一整套克制胜的战略战术。他总结了前代军事思想的成果,对夏商以来,特别是春秋时代的战争进行研究,并以自己的独到创见将其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思想严谨、结构合理的军事理论体系。孙武的军事思想主要包括战争观、战略理论和作战思想三个方面。孙武继承了先秦时期注重戎事的传统,对战争有害的方面也有清醒认识。他对战争的基本态度是重兵、慎战,重视战争而不轻易发动战争。孙武反对穷兵黩武,主张非危不战。由重兵、慎战的思想所决定,孙武主张应认真研究战争,深入了解战争,这样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由此提出知兵、知战的思想,要求知已知彼、知天知地,在战争和作战指导上做到对敌我双方各方面情况的把握了解,这样才能百战不殆。孙武的战略理论以国家之间的战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国家利益作为出发点和核心问题,以安国全军作为战争的首要目的。因此,孙武在战略上注重内因制胜、修道保法和伐谋伐交。他首先从战略角度阐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即所谓的“五事”:道、天、地、将、法,其中国家内政情况、军事实力和指挥官的才能是最主要的,属于内因。他进一步阐发内因制胜的理论,主张从国家自身内部进行努力,使自己在战略上立于不败之地,以待敌人出现,这样才是善战。孙武从国家利益出发,提出速战决和取用于敌的战略指导思想。同时,孙武还特别重视运用政治和外交等非军事手段进攻、打击、削弱敌人,提出伐谋伐交、不战而胜的战略思想。孙武的作战思想特别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充分运用人的智谋、灵活变化是孙子作战思想的灵魂。他认为兵无常势,用兵的方法也不可固定不变,必须根据战争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诡诈用兵是孙子作战思想的核心,他认为用兵作战的核心问题是以诡诈变化的手段迷惑、调动别人,达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目的。孙武在《孙子兵法》一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他的兵法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学的成熟。

——以上文字资料来自网络,谢谢作者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