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的“甜蜜蜜”
标签:
甜蜜蜜阿拉伯语加达里夫拿铁邓丽君苏丹旅游 |
分类: 漂在苏丹 |

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开在春风里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真没想到,在遥远的非洲大陆,能有幸在苏丹好友Ahmed
Gismalla 的车里听到这首“甜蜜蜜”,实在是让人惊喜万分。
惊的是他能跟着歌曲的旋律哼上几句,虽然我听不明白他在唱什么,貌似他用正宗的阿拉伯语在演绎这首经典情歌,只可惜我这半吊子的阿语水平想听懂那可是望尘莫及;喜的是因为他的细心,之前记得跟他说过喜欢听邓丽君的歌,没想到这苏丹哥们够意思,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弄到这首歌。姑且忽略不计其来源的合法性,不过我想我这位苏丹哥们还不至于为了弄到这首歌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否则阿拉也不会原谅他。

忘了介绍故事的主人公Ahmed Gismalla先生,他毕业于苏丹的最高学府-喀土穆大学土木工程系。因为工作上的关系,他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我的业主,也就是建筑单位俗称的“甲方业主现场代表”。这位30岁出头的小伙子拥有一副标准阿拉伯美男子的面孔(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有的时候挺羡慕他们苏丹人的,生来就不用为自己的身高发愁,天生就具备了做MODEL的条件。跟他是07年的时候认识的,虽然没有留洋的经历,但他却能说出一口地道”英伦“味的英语,这点让我尤为惊叹。要知道在苏丹能说出一口流利、地道英语口语的苏丹人并不多见。
Ahmed非常健谈、守时且守信,这在苏丹人当中并不多见,时间长了自然跟他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不曾想,这位苏丹“萨蒂哥”(阿拉伯语音译:朋友的意思)真的可以算的上是咱们甜歌皇后“邓丽君”的铁杆粉丝哦。其经典曲目诸如:”何日君再来“、”又见炊烟“、”南海姑娘“等如数家珍。当我问他最喜欢听邓丽君哪首歌曲时?他用中文告诉我,最爱”甜蜜蜜“,这个答案说实话着实让我吓了一大跳。因为这首歌也是我的最爱,不曾想在非洲大陆也能遇上”知音“,这年头容易么?我问他why?这小子始终笑而不答。小样还跟我卖关子呢,哼!我就不信撬不开你,接着一番狂轰滥炸开始了。过程姑且忽略一万字不计。
(图三:工作中的Ahmed,够帅吧?)
从谈话中得知,Ahmed之前因为工作的关系去过若干次中国,偶然的一次机会去酒吧泡时认识了一位名叫”丽莎“的女子,当时可以用”一见倾心“来形容,誓言要把这个女孩子追到手,随即展开了猛烈的爱情攻势。没想到这女孩子给Ahmed出了个难题,她要求Ahmed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学好这首”甜蜜蜜“并用中文在其过生日的那天唱给她听,如果他办到了,她就答应做他的女朋友。机会人家女孩子是给了,可这要让一个外国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唱这首”甜蜜蜜“,且不说他最终是否能把握好这个音准跟节奏,中国人唱歌还会经常跑掉呢;更要命的是还要让他记住那么一大段的歌词又谈何容易呢?
最后Ahmed告诉我说,没想到,生日的那天他真的办到了。接着Ahmed眉飞色舞地跟我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只记得那天,Ahmed端坐在女孩对面并深情款款地跟那位女孩演绎了这首“甜蜜蜜”时,起先他是用蹩脚的中文唱了几句,可唱着唱着却忘词了,怎么办?没想到Ahmed急中生智用阿拉伯语哼着曲调哼完整个歌曲,本以为可以蒙混过关;可让人失望的是,他说唱完之后,被“丽莎”批评的一无是处,说他唱的不够专心、不够深情、说什么在他眼里没有看到爱情的影子,最后竟拂袖而去,唯独留下他一个人还有那束还未来得及送出去的玫瑰,望着丽莎的倩影消失在暮色中。就这样可怜的Ahmed他的异国First
Love被无情地扼杀了。
打那以后Ahmed还专门去买了邓丽君的专辑,回到苏丹后还不忘时不时地翻出来听听。这也就是缘何拿铁在遥远的苏丹大地上还能聆听到邓丽君的歌声。从Ahmed的脸上我看到了苏丹人的纯真与幸福,感谢Ahmend,望真主保佑你能早日遇见你的白雪公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