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德南
李德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640
  • 关注人气:7,5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安徽商报》“一周书橱”栏目整理的一份书单

(2015-12-30 14:21:48)
分类: 他山之石(书评)

为《安徽商报》“一周书橱”栏目整理的一份书单

 

李德南

 

《安徽商报》20151227

 

 

IN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书名朴实无华,却是理解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重要著作。书中对现代世界日益技术化、诗意丧失的状况的分析,令人深思。这也是海德格尔最容易进入的著作之一。

 

阿多:《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

在这部著作中,阿多分析了现代西方哲学日益重视体系的趋向,温和而执着地提醒我们:哲学不只是一种知识观念的建构,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是一种精神修炼。他和海德格尔一样,着力于让哲学回归生活世界,但表达方式比海德格尔更为温润、清晰。

 

查尔斯·泰勒:《本真性的伦理》,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

泰勒是非常重要的社群主义思想家,他的《黑格尔》《自我的根源》都是非常厚重的学术专著。这部《本真性的伦理》在演讲稿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对西方个人主义的兴起及其得失有恰切的论断,兼具可读性与深刻性。

 

德布雷、赵汀阳:《两面之词:关于革命问题的通信》,中信出版社2014年。

自晚清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不断地朝向西方寻求新知,甚至唯西方之名是举,殊不知西方也自有其问题,西方思想家亦尝试从东方寻找思想资源。这种显得有些错位的“取经”,直到现在也并未结束。德布雷和赵汀阳的这一系列通信呈现了上述问题,也为我们思考这些问题给出了新的起点。

 

     李宏伟:《假时间聚会》,作家出版社2015年。

 

如果说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先锋作家,我首先想到的,是李宏伟和走走。对于2015年的小说创作,我的整体感觉有些失望,但李宏伟的这本小说集令我感到高兴。它有来历,更有新见,而且是扎扎实实的新见。他在书中所展现的博学、执著和创造力,都令我对他往后的写作充满期待。

 

OUT

 

理查德·墨菲:《先锋派散论:现代主义、表现主义和后现代性问题》,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翻译不好。甚至第一页就出现令人极不信任的语句,而译者却在“后记”中强调个人在翻译上呕心沥血。这时候,身为读者所能做的大概有二:一是强忍怒气;二是不阅读或直接读原文。

 

 昆德拉:《庆祝无意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

 

令人期待之作,读完却难掩失望。和《生活在别处》、《玩笑》等作品相比,它虽然同样出自昆德拉之手,却激情难再,与昆德拉到法国后写的《慢》、《身份》与《无知》等作品一样,是大师凭借才能勉强写就的平常之作。不单在写法上老调重弹,故事毫无新意和灵光,更让昆德拉的运思方式在眼下显得格外暧昧。

 

博尔赫斯《私人藏书:序言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

 

博尔赫斯的好书好文章非常多,这本读来却嫌清浅,无味。

 

霍伦斯泰恩:《人的自我理解:自我意识,主体间责任,跨文化理解》,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主题很好,但作者力有未逮,没谈到实处。作者有现象学背景,但仅仅从现象学的角度来切入相关问题显然是不够的——视角太单一。

 

莫罗佐夫:《技术至死:数字化生存的阴暗面》,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

 

书很厚,涉及的面很广,作者话很多,但是没落到实处。精炼些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