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文学大展之陈再见
(2013-10-10 21:12:40)分类: 创作与评论80后文学大展 |
主持人语
谢有顺 李德南
《创作与评论》2013年第10期
到目前为止,陈再见已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山花》、《江南》等杂志发表近百万字的作品。为了更好地对他的小说进行梳理,我们特意邀请了青年作家、评论家蔡东和唐诗人来参与写作评论。在《少年心事与诗人情怀——陈再见小说论》中,蔡东主要不是以理论为工具,而是强调知人论世,对陈再见其人其文有独到的辨析和阐发。举个例子,文章里谈到,“陈再见是用写作来逃亡,不是逃避,而是逃亡,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小说里的诗人就是本色的自己。我也能在他的小说中观照到自身,心有戚戚,莫逆于怀。我和他笔下的人物都像一根没腌透的萝卜,虽然没把自己腌成咸菜,但至少,比没腌过的萝卜坏得慢一点。” 显然,这并不是学究式的言说,而是围绕着文学和生命而展开的对话,是语言世界里的互相照亮。
蔡东的所思所论,主要是围绕“文学性”展开,唐诗人的《身份焦虑与记忆病症——陈再见小说的文化透视》则多少借鉴了文化研究的方法。他的文章灌注着诸多的问题意识。“当研究者思考底层写作的作家身份问题时,普遍遗忘了那些底层作家在他们自己的作品中如何处理自己的身份问题。而在研究者分析八零后作家作品的时候,也好像多少有点忽略八零后青年作家可能拥有的复杂经验,以及他们如何处理经验问题。那么这两种情况加在一起呢?”他对陈再见作品的研读,正是以此作为切入点。身份的建构,又与记忆相连。因身份问题而产生的分裂感也可能造成记忆的病症。这就使得陈再见的小说具有自己的整体性和张力。
这些特点,读者们在阅读时,不妨多加留心。
《创作与评论》10月号上半月刊目录
现场
套娃与游神(中篇小说)
寻找失去的灵氛(创作谈)
方法与存在——简评《套娃与游神》
新锐
主持人语
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
少年心事与诗人情怀
身份焦虑与记忆病症
小说
刘利汉择婿史(中篇)
隐形凶手(短篇) 衣水
小小说二题
诗语
诗魂
一些人
有些话只写在流水上(组诗) 王丽君
漫笔
那些孤独
黑夜擦亮星群
艺苑
湘楚文化精神对湘籍女歌唱家的影响
花鼓戏转型经历对湘籍民族歌唱家的影响
社长:谭仲池,主编:江学恭,执行主编:王涘海。主办:湖南省文联。邮购地址:410001长沙市八一路227号。电话:0731-84582637。邮发代号42-31,半月刊,全年31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