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德南
李德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640
  • 关注人气:7,5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花》2013年第4期导读与目录

(2013-03-27 13:39:22)
分类: 其它

《山花》2013年第4期导读与目录

《山花》第4期导读

 

白地

 

残雪的小说总是显得有些另类,既不同于传统的写法,也有异于已获得文学史认可的先锋小说。没有我们习惯接受的流畅叙事,而是从我们意料不到的地方进入人的内心世界,不是常态的心理描写,但又始终不脱离现代人的精神处境。本期头条《人物》可以说是对这一残雪式表达的延续。作品中的蒲三能够成为一个“人物”,在于他不把失眠当失眠,而是看作一种生活的常态,从而在形而上的意义上超越了失眠。失眠,作为现代人的一种存在状态,说不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但也绝不是一种单纯的生理疾病,它的病灶和庞大无边的社会现实之间有着隐秘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失眠者的白天和夜晚实际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他们的往来穿行,只不过证明了这是一个游魂年代,人在其中飞旋而无处归去,咝咝的声音也许是灵魂的尖叫。

安勇的《一九八五:性也》是一段混杂着苦难与温情的回忆。食、色,性也,先贤的论断自然有其确定无疑的真理性,但当时代的印迹融进血液,食、色都成了时代舞台上扭曲的表演者:薛德松及老婆是,大史是,袁金利和智行东也是。身体的觉醒缺少精神的高度显得有点走样,高标的精神却又因现实肉身的冰凉而最终变了形。而杨小凡的《梅花引》则借助一缕古典韵味引出一段带血的历史生活,又以特定的社会空间(乡村)来呈现出现实的悲凉意味,在极短的篇幅里翻出了人生的复杂滋味。杨猎的《意外》叙事流畅,钱亚惠为了一个处长职位机关算尽,但意外的意外部分地唤回了人性的复苏,给了读者一点温暖的安慰。

吴文君的《在后海爱上马丁》,在略带小资叙事的镜框里嵌进了一段现代社会的浮世绘,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情绪之流把我们带入了宜春的一次短暂的出神,人物的内心在细腻的笔触推动下出入于过去与现在,在意识的游走中呈现出浓烈的抒情意味。对于吴文君小说的抒情特质及表现方式,李德南在本期的《隐秘的火焰》中有较为深入的分析,不再赘言。 “开端季”中包倬的《401》讲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的故事,虽同样受生活的折磨,但有异于常套,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受难的故事。黄大运在小侯的鼓动下合谋诈骗,最后独自卷款逃离,农民式的狡狯产生了一种反讽性的谐谑效果,但多少也瓦解了故事的价值指向。

刀刀的《春梦书》(十首)游弋于虚弱的内心生活与漂移的现实之间,往返挣扎,强行断裂的语言带来独特的语感,形式上的破碎当然并未阻隔诗意,这既可以看作是现实的碎片化呈现,更可能是内心的重重疑虑的外化形式。桑克的《边疆》组诗则出入于边疆景物与精神世界,语言节制隐忍,偶尔又表现为机智的戏谑,展现了作者多样化的语言风貌和控制能力。

张清华作为当下最有力量的批评家之一,其《生机及背后的景致》展现出对当下诗歌深透的洞察力。作为诗选本的序言,文章既归纳了诗歌作品及现象的几大特征,更通过对杨小滨、欧阳江河等诗人作品的个案分析,呈现出汉语诗歌世界的景深,为我们更好地进入作品提供了可能的通道。霍俊明的《当下诗歌:骑着木马赶“现实”》从宏观上察看新世纪中国诗歌的现状,提出了比较尖锐的批评和诗人的锥心之问:什么是现实?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样的“现实”?诗歌中可能呈现何种现实、应该呈现何种现实?

 

 

2013年第4(总第521)目录

 

小说苑

残雪→人物

安勇→一九八五:性也(中篇)

杨小凡→梅花引

杨猎→意外(中篇)

文本内外

吴文君→在后海爱上马丁

李德南→隐秘的火焰

        ——吴文君的抒情小说

开端季

包倬→401(中篇)

张欣→众里寻他千百度

散文随笔

温亚军→其它的交给时间

阿航→被追逐的人

张瑞田→董桥谈字

诗人自选

刀刀→春梦书(十首)

桑克→边疆(外六首)

张野→山中书

大视野

张清华→生机以及背后的景致

        ——《2012中国诗歌年选·序》

霍俊明→当下诗歌:骑着木马赶“现实”

        ——新世纪诗歌精神的考察

视觉人文

张建建→ 卑微的神灵:陈红旗的绘画

         ——兼论乡土绘画的价值再建构

陈红旗→岜沙画记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向世界100所著名大学图书馆赠阅《山花》16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