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中国作家网推荐的几本书

(2012-03-21 14:44:33)
分类: 精神助产(文学对话)

    为中国作家网推荐的几本书

一、《真理与方法》作者:伽达默尔

最近几年,不少学人喜欢大谈福柯、布迪厄和萨义德,单一地用“权力的眼睛”去察看以往的文学研究、批评与创作。由此而生产出来的学术成果,往往充斥着过多的道德优越感,对研究对象缺乏理解之同情,拒绝承认或有意忽略“他者”也会有文学情怀或文化情怀。《真理与方法》从相反的角度提示了一点:所有的知识、观念与方法,都不过是在提供一个切近事物的视角;任何人都必然和“有限性”这个词联系在一起,都有洞见与不见。理解和解释,也不过是一个循环、开放的过程;真理并不在我们的手里,我们都不过是在通往真理的途中。我们或许可以借此学会适当地包容。

 

二、《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作者:陈晓明

历史地看,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实际上处于一种不断积累经验的状态。《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的成功,与理论视野和经验积累上的后发优势有关,更是因为它的作者富于创造精神,具有深厚的学识和高超的归纳能力、阐释能力。《中国当代文学主潮》最大的突破,在于它充分地借鉴了以往的文学史特别是“重写文学史”的写作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突破了已有的文学史写作范式,形成了一种经由后现代理论反思的现代性文学史观,一种多元的文学史观。

 

三、《文学史的多重面孔》编者:程光炜

在这本书里,不同代际的文学研究者从不同的人生经验和知识理念出发,对80年代的诸多文学现象与文学事件进行回溯、反思与重构,并在此一过程中互相激发、彼此对话。这些工作,既给学界同仁启发,也给人压力;既突显了文学研究与批评在存在论层面上的意义,在文学史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上也有深远的探索,为文学史书写范式的进一步转型提供了初期的准备。

 

四、《春尽江南》作者:格非

     《春尽江南》赓续了中西文学里庞大的抒情传统,同时又不受时间所累,敢于直接面对中国当下的现实发言。它通过对众多器物和现象的描写,通过对浩瀚人心的观察,通过为当今时代的失败者造像等方式,找到了一条能抵达时代深处的路径。它内在于这个时代,又超越于这个时代。它丝毫不为种种庸俗的价值观所左右,而是力求在喧哗的众声中追问、确认人生的真正意义。在这个文学早已边缘化的时代,《春尽江南》挺立起了一种倔强的人文精神,不能不令人心生敬意。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03-21/121903.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