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文字杀出一条血路来

(2010-11-22 16:09:13)
分类: 寻美之旅(文学评论)

 

 

早在去年,就听万小刀说他将要出一本类似于自传的书,还约我写一些和他有关的文字。我和他很早就认识了,对于他的写作和他的生活也有一些了解,要写一些关于他的文字想来不会太难。而戏剧的是,这篇老早就答应了的文字一直在难产中。《一个民工的江湖》上市的布告已经打出来了,我那孩子还是没有如期到来。直到最近看了这本书的目录,知道它是一本小说集,才感觉这回可以痛快地说一说了。毕竟,他书中的那些小说我老早就读过了。

说起来,我和这本书是有一些姻缘的。书我现在还没有拿到,只是在网上看了相关的图片,腰封上有白岩松的一句话:“想不到,现在农民工(万小刀)都知道海德格尔了。”如果我没有推断错的话,这句话的来由,应该是和万小刀的《杀死海德格尔》这句话有关。而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篇小说,应该是万小刀在我读书时的宿舍里写的。他在网络上走红不久,曾到上海大学住过一段时间。那时候,我正在捣鼓一篇和海德格尔有关的毕业论文,没有时间陪他。惟一一次带他出去逛上海,也是去逛书店。别看他人高马大,杀气腾腾的,其实他有些方面挺弱的,晕车就是一例。那天出去,他的表现还算好的,也不怎么吐,就吐了一两回,煞白了脸而已。因此我还是毫不留情地让他大老远地替我扛了两包书回宿舍,谁让他比我高二十公分呢。当时回学校的路上我曾问他会不会记在心上,要算计我。他说“这么大的一点事,怎么会记在心上呢,我是那种人吗?不会不会。”他也确实是这样,没有记在心上,不过是记在了小说里。

话说回来,从小说的角度而言,《杀死海德格尔》这篇小说水准有限。可是我非常看好他的《后现代主义神话》、《在钢轨深处》、《绿帽子》等短篇小说。话说当年我和万小刀还在湖北读书的时候,我们就写过不少同题小说。我迄今为止写得最好的小说,就是受他启发而写就的《后伊甸园神话》。作家韩龙(变态老七)将万小刀的小说放置在“打工文学”的层面上进行打量是很有见地的,而他认为一般而言的“打工文学”的审美品质有待提升的看法也是一针见血。如果说万小刀和一般的打工文学作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想差别首先就在于万小刀受过非常好的叙事训练。他在读大学的时候曾用了非常多的时间来阅读王小波、余华、福克纳等现代小说家的作品,也有过很多的演练。《后现代主义神话》、《在钢轨深处》、《绿帽子》等都是其中非常出色的篇目。这些文字之所以出色,不只是因为它们在叙事上是训练有素的,更是因为它们是有存在感的。这些小说中所演义的种种事件,虽然有虚构成分,但是其中也有耳濡目染甚至是亲身经历的成分。现在很多作家的写作,其实都是向壁虚构。他们一味地放任自己的想象,只凭大脑写作,却忘记了睁开眼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双手去触摸,用双脚去丈量,结果写出来的作品往往怪诞无比,没有丝毫的说服力与冲击力。可是读万小刀的这些文字,你会感觉这些文字的作者是在场的,他的感官是活的。他不单是用自己的笔在写作,更是用自己的心在写作;他不单是用自己的大脑在写作,更是用自己的身体在写作,因此,读这些文字会觉得它们是用血肉做的,里面还不时有几根硬骨头。

我更想进一步指出的是,万小刀的这些文字之所以能打动人,还因为它们所书写的,正是古老的乡土中国和今天这个摩登中国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它们既是记忆,又是现实;它们既是虚构,又是事实。特别是像《留守儿童小放》这样的篇章中所写到的事件,几乎在中国的每一个乡村世界中都可以看到。它所折射的问题并未解决,它所凸显出来的创伤并没有得到愈合,它所寄予的愿望还依然只是愿望。我相信,对于既现代又传统同时又很后现代的魔幻中国而言,还有太多太多的苦难与不公还没有进入万小刀的视野,同时也无法抵达那些内心阴冷的中国作家的心。我也相信,还有太多的生命被闷在时代的黑暗里,无法发出它们的声音。我还相信,还有太多的生命被困在时代的铜墙铁壁之中,而世人并没有能看到这些生命所出示的、满怀希望却时时落空的手势。我更相信,虽然文字不能直接带来正义与公平,但是它能唤醒我们对正义与公平的关注与梦想。尤其是小说,更能充分展现生活世界的复杂面相,传达最为幽微的情绪,为存在的抵达敞开细小的通道。因此,我希望万小刀能持之以恒地写下去,在写的过程中努力提升自己突入现实、解释人心、出示价值的能力,希望他能继续以笔为刀——哪怕是小刀,借此杀出一条血路来。

 

                                                  201011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