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理解“述而不作”?

(2015-05-07 12:21:48)
标签:

述而不作

孔子

自谦

信而好古

分类: 文化典籍

【微也足道】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5-04-08 08:59

     

     《论语·述而》中,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这其实是孔子对自己著述、治学的自谦之词。孔子虽被后世称为“至圣”,但他自己却极为自谦。述而不作,意思就是说,阐述但不创作,这个创作是说不乱加自己意见,他阐述古代先哲的思想,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以最大程度地保存、继承传统文化。而孔子删定《诗经》,作《易传》对《周易》卦爻辞进行阐释,修《诗》《书》《礼》《乐》,撰《春秋》,都是在继承前人文化、思想并加以阐释,使得这些传统文化得以更广泛地流传。同时,他是“信而好古”的——即相信古代文化并喜爱着古代文化,正是因为这种相信和喜爱,孔子才会对古代文化抱着述而不作的态度。而“窃比于我老彭”之言更是可爱,即我私下里可以和老子、彭祖(一说是殷贤大夫)相比较啦。因此,我们说“述而不作”,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只看不写,只说话不做事,或者照本宣科,而指是孔子对古代文化的态度,是对自己著述治学的自谦之语,是做学问的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