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往行情看,每年年底往往都是不确定性因素集聚的时间段。比如机构游资年终结算、银行资金回笼等使股市资金面压力增大;年末各种例行检查增多,可能出现像食品安全、老鼠仓等“黑天鹅”事件;尤其是春节前还有重启新股发行的大事件,究竟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还需要实际检验。因此,“年末红包”要拿得安心、拿得放心,就投资策略而言,需要以足够的安全边际为前提。
券商们普遍认为,在当前的结构性行情中,投资者要安心拿到“年末红包”,从安全边际角度出发,有三条选股思路。其一,低估值蓝筹。经历上周的大幅震荡后,低估值板块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IPO重启及优先股推出的消息更让市场重新开始审视蓝筹。11月以来QFII也在大宗交易市场加大对蓝筹股的买入力度。统计显示,素有“QFII席位集散地”之称的海通证券国际部11月以来斥资6.10亿元买入了27只个股,其中有13只为银行股。跟随政策导向和机构思路,电力、银行、地产板块的低估值蓝筹是“年末红包”重要来源。其二,改革红利。时至年末,“政策预期”的炒作氛围往往比较浓。每年12月到次年3月先后有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三大重要的决策性会议召开。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而言,这是一个关键的窗口期。从投资角度观察,开年之后,贯彻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在全国展开,从各地地方两会开始,相关热点就会层出不穷,直至全国两会期间主题投资将进入高潮。尤其是明年全国人大适应新形势针对不同领域的法制修改完善将引发市场关注。结合市场当前的结构性特点,多数分析师建议关注受益改革的二三线低估值绩优蓝筹股,回避短期涨幅较大但无业绩支撑的题材炒作。其三,布局年报绩优成长股。年报行情往往是“年末红包”主要来源之一。在现金分红新规下,高现金分红比高送转股将更受市场青睐,因为这类股即使只拿“股息红包”也划算。在经历短线的大幅震荡后,目前白马股更具投资价值,而基金为了年底业绩,亦倾向于发动白马股行情。

同名微杂志正式上线!欢迎加入,尊享更多会员礼遇。
(可搜索微信号:CIRCLE-shiwen或扫描以上二维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