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普遍预计,10月份大盘进入一个微妙平衡、上下两难的阶段。近期将有四方面因素影响大盘运行。
首先,本周将迎来经济数据的密集披露。
今日公布的2013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1%(同比涨幅创7个月新高)。其中,城市上涨3.0%,农村上涨3.3%;食品价格上涨6.1%,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3.1%,服务价格上涨2.9%。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5%。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8%。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0.8%;食品价格上涨1.5%,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0.9%,服务价格上涨0.5%。与此同时,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9月份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主要经济数据,以及第三季度GDP。分析人士表示,以此前公布的9月份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回升的情况预判,本周基本面将持续向市场释放利好效应。
其次,三季报披露拉开帷幕。
10月底前上市公司将披露完三季报,业绩将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高估值的中小市值题材股将面临三季报业绩的考验。
第三,美国债务僵局出现转机。
美国国会众议院共和党领袖提出延长债务期限6周、不附带任何政策条件的计划,短期内将缓解全球投资者的悲观情绪。
第四,上证指数继续上涨将面临120周周均线2290点的压力,而在今年的反弹中,该压力线一直制约着市场的反弹高度,所以,后市能否有效突破该线将成为本周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近期盘面和资金表现看,市场热点或有悄然转移迹象。近期,除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以外,自贸区、民营银行、土地流转等一众概念受到资金追逐。在11月之前,市场处于政策利好猜想期,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自贸区揭牌之后,短期政策尚不明朗,阶段性炒作可能转向其他主题。有券商分析认为,在11月三中全会召开前,国企改革或成市场新热点。于国家层面,国企改革是制度红利释放的重要一步;于地方层面,其有助于修复资产负债表。具体就上市公司来说,净利率和市销率明显低于同行业、同等级民营企业的,或者有成为地方国企整合平台的都值得关注。而在传统行业中,增加绩优蓝筹股以及非银金融行业的配置或许也将成为不错的投资选择。总之,投资策略上,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不妨关注两条主线:一是与改革相关的政策导向类股,如国企改革、金融改革、养老概念股,以及受益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铁路轨道交通产业链相关板块等;二是每年四季度必热炒的重组、高送转概念股。(诗文)

同名微杂志正式上线!欢迎加入,尊享更多会员礼遇。
(可搜索微信号:CIRCLE-shiwen或扫描以上二维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