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业绩预增股暗藏机遇
从7月份限售股解禁压力来看,解禁市值为94.86亿元,较6月份减少199.69亿元,为2010年3月份以来的单月解禁市值最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缓和资金面压力。与此同时,在通胀可控、政策放松预期中,大盘绝地反击,整个六月A股呈现出“V”形的反转态势,重回2700点上方且月线收红。应该说,持续调整近两个月后,投资者看到了A股市场的曙光,且从目前众多机构的态度来看,7月份A股市场延续6月底反弹的概率较大。那么,在市场一片乐观预期中,7月A股是否可期?
股指震荡仍需空间回调与时间来完成
对此,著名证券分析师李锋表示说:“从基本面看,决定市场涨落的根本原因应是经济趋势,经济趋势不明,甚至下滑,市场不会出现反转升势,而如果政策面又锁紧银根,股池里缺少载舟之水,船难以扬帆。近期,回购市场几度创出利息新高,地下资金拆借甚至出现高月息状况,瞠目结舌之后才知道目前资金面的紧张程度。在此情况下市场必然走出从3000点—2800点—2600点逐步滑落的态势。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6月下旬央行停止发行央票,引发缺钱的人们一大期盼。相同时间,温总理宣告中国政府能成功控制通胀,结合某些经济家们6月CPI将见顶回落的预言,又一个期盼诞生,于是一个共振的政策基本面信息出现了。而2600点附近,沪市市盈率已经到了15倍,从历次市场大底时市盈率平均15倍规律判断,市场估值已经到了大底,下跌被封杀空间。一时间,几大期盼遏制了恐惧,引发了贪婪。股指止跌上涨了,但反转出现了吗?投资者要知道,期盼还没有兑现,何来反转?从技术图表分析,要判断后面走势先要对7月时间坐标上的位置和6月20日2600点的位置做定性。应该说,2319点成底后,在2573点形成颈线平台,2661点作为回试底,技术形态上和估值上的支撑性不容轻视。按照弹簧原理,第一次冲击这个重要防区,出现强力回弹当属常态,随着回碰次数增加,弹性将越来越小,直至冲断防守。”
在李锋看来,沪指自2610点附近以来形成的反弹至今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短线获利盘和中线解套筹码,行步至此,市场表现出的放量、换手,平台震荡的特征也再自然不过,这也是本轮反弹行情未来向纵深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短线的整固仍在预期范围之内,但李锋认为这种震荡仍需要空间上的回调和一定时间来完成。
左侧交易可盯住中小板业绩预增股
与此同时,从近期盘面特征来看,市场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小板、创业板和中报预增概念中,权重股的不作为成为拖累指数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加息背景下,银行板块的表现仍然疲弱,这也明显体现出市场主流机构对社保基金在港坚持中资银行及地方债等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担忧,因此短期内,李锋对银行等一线权重股仍持相对保守的态度,在他看来,其在本轮反弹中对盘面的作用将更多是“搭台”,而“唱戏”的主角仍将是中小板及一些概念板块。
李锋统计发现,上一季度业绩预告为增长的550家公司中,中小板占的比重最大,达到74.91%,这也意味着中小板592家公司近70%的公司公布的中期预告为增长,可以说中小板无疑是最自信的。而创业板中,200
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业绩预告的只有27家,业绩预告为增的只有19家,中报业绩不确定性较高,当然这可能也与创业板公司业绩不稳定有关。同时反观主板市场,沪深两市主板公布业绩预增的上市公司只占预增整体比例的20%,显然大概率的增长并非出于此处。因此对于近期市场策略,李锋建议短线投资者可适度减仓,规避指数在此位置的整理风险。其次,左侧交易者可牢牢抓住中小板中业绩预增带来的机遇并积极布局相关个股。(王诗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