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实物银小心氧化变黑风险

(2010-12-10 09:43:19)
标签:

财经

                                白银:津城市民投资新宠

                        逾八成受访投资者愿借白银实现家庭资产增值

   

   今年8月以来,伴随金价的一路飙涨,白银价格也呈现持续走高态势,截至11月中旬,现货白银从前期的每克4元多一度上涨近50%。一时间,在银价强劲走势的吸引下,各大城市相继掀起了一波炒银热潮。面对白银投资的升温,普通市民可借助哪些渠道分享银价长期上涨的收益?与此同时,在投资白银的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为此,《今晚经济周报》联合北方网开展了一项关于“天津市民白银投资现状”的深度调查。

    在通胀压力日益显现的今年,贵金属投资无疑成为了理财市场当之无愧的主角。然而,相比于一直以来的主流配置品种黄金而言,眼下白银由于投资门槛低廉,正在获得愈来愈多中小投资者的青睐。截至上周五,在参与调查的953人中,逾八成被调查者表示会考虑通过投资白银的方式来实现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其中,66.15%的人表示即便在当前银价已出现较大涨幅的情况下,仍会考虑购入白银;16.93%的投资者表示会待银价回调一段时间后再择机逢低介入。的确,从9月份至11月份,现货白银价格最高涨至6585元/千克,创下30年来的历史新高,涨幅高达40%多,而同期黄金涨幅却仅为11%。一时间,受银价飙升影响,一些白银投资者均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盈利。

 

周报读者“定投白银”

一年多获利超过60%

 

    在此次调查采访中,记者发现,绝大多数投资者购银或炒银都始于今年8月份前后,只有极少数人因提前窥探到了白银的投资机会及早进行了潜伏布局,周报读者杨霖便是其中之一。据他讲,最初从了解到熟悉再到购买白银是因为周报刊载的一篇文章。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2009年8月11日《今晚经济周报》A04版曾刊登过一篇关于白银定投的文章《白银投资空间大于黄金》。当时听到‘白银定投’这一新名词我感到非常好奇,于是便拨通了报社编辑部的电话,在进一步了解了白银购买与定投的渠道后,我于去年9月份开始陆续购进宝泉投资银条,先后在半年里分批‘定投’购买了10千克,花费不到4万元。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将闲置资金分散开来,通过投资不同品种来平衡风险。可出乎我意料的是,进入今年以来银价出现了急速蹿升,其表现远远胜于黄金。”

    据杨霖初步测算,从其去年9月开始投资白银至今,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倘若以银价上涨的最高点来计算的话,获利超过60%。当记者问其是否考虑获利了结时,杨霖坚定地说道:“我不但会继续持有下去,而且还会借银价回调之际再分批购买一些,然后一直持有15年,等我儿子18岁的时候,我可以将这些银条赎回,作为他的一笔创业资金。”杨霖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有此长期投资白银的打算,是因为在巴菲特财富积累的过程中白银起到了很大作用,其白银持有量一度占据了全球的1/4。白银的投资价值相对稳定,是一种很好的规避风险工具。

 

炒作“白银T+D”

半个月净赚1万多元

 

    在本市某期货公司任职的杜雪岩一直以来都是黄金T+D的追随者,虽说一度也曾经历过爆仓,但总体而言仍略有盈利。可是,杜雪岩似乎并不满足于此,在他看来由于金价的波动幅度较为有限致使盈利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而白银在这方面却恰恰相反。于是,他便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关注起白银T+D业务来。

   “我正式炒作白银T+D是从今年11月初开始的,当时我以5537元/千克的价格买入了20手白银。随后,受通胀影响,白银价格出现反弹,且一直持续了几个交易日,直到11月10日我担心银价因涨幅过快而出现回调,因而我最终以6326元/千克的价格平仓了手上的20手白银。盘算下来,在这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我通过白银T+D一共赚了1万多元。我觉得与黄金波动性相对较小不同,白银单日波动幅度可达3%至5%,行情好的时候,一天就可以赚几百元。因此它很适合投资,且资金利用率很好。”有了第一次炒银的成功经验,杜雪岩表示,接下来会看准时机再度介入,他相信凭借着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技巧会赚取更为丰厚的收益。

 

遗憾未及早“潜伏”

开始考虑“以银代金”

 

    看到别人赚钱眼红,恨自己未及早“潜伏”。采访中,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很后悔当初没能将白银投资纳入家庭资产规划。市民武女士告诉记者,一年多以前,曾有银行理财师建议她不妨考虑购买一些投资型银条,不但门槛相对较低,而且升值空间丝毫不逊于黄金。然而,由于当时白银投资市场并不像今天这般火热,身边的朋友除了炒股票就是买基金,因此武女士也就没把理财师的话当回事。可是,现如今看着银价的飙涨,武女士深感遗憾。

   “我非常后悔当时没有采纳理财师的意见,毕竟人家是专业人士,具有长远的投资眼光。我想,如果我当时的20万元资金全部用来购买投资型银条的话,时至今日的收益远要比买银行理财产品高。”武女士言谈中仍旧流露出遗憾与自责,同时她也表示,从明年开始会在家庭资产配置中增加白银投资。

    其实,诸如武女士这样未分享到这波白银上涨收益的市民在采访期间纷纷表示,接下来会增大贵金属投资中白银的配置比例,同时缩减黄金的占比。此外,更有一些未曾投资贵金属市场的人计划未来几年内会考虑“以银代金”,从而在相同资金量的情况下,购得更多的投资标的。不难看出,伴随着银价的上涨,白银投资市场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甚至其风头大有超越黄金之势。

 

                              存量仅为黄金两成 拥有更高升值潜力

                                     白银或成“新世纪黄金”

 

    透过此次调查结果不难发现,愈来愈多的投资者开始对白银投资寄予厚望,并有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白银中长线仍具升值潜力。那么,与前几年相比,白银投资为何在今年迅速升温?与此同时,未来白银中长期走势将会如何?当前价位下白银是否仍具有投资价值呢?对此,业界专家进行了逐一分析。

 

白银稀缺通胀渐强

促使炒银由冷变热

 

    谈及白银大涨的原因,天津宝泉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宋金龙表示,其主要是因为白银的稀缺性日益明显,价值相比黄金又存在严重低估,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价值洼地。“不同于黄金,白银的商品属性要更强,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手机、液晶、电池等新材料领域,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一方面是白银的需求量在逐步加大,而另一方面则是白银的供给量在逐年减少。有统计数据显示,1940年时,全世界的黄金存量是10亿盎司,白银存量为100亿盎司,白银存量是黄金存量的10倍。然而,到了2009年,全世界的黄金存量为50亿盎司,而白银存量却仅为10亿盎司,是黄金的1/5。”

    一面是银价飞涨,一面是通胀渐显。在进入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CPI不断创出新高,愈来愈多的家庭在理财规划时无不将“抗通胀”作为首要目标,因而基于对未来通胀预期以及资产保值避险的考虑,配置贵金属成为了时下家庭的首选。于是,在跟风逐热心理的驱使下,曾经冷清的白银投资市场便迎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浪。

 

银价中长期仍看涨

长期持有收益可观

 

    那么,对于一些目前尚未投资白银的市民来说,当前价位下白银是否仍然具有投资价值呢?

    天津世元金行高级研究员肖磊认为,倘若经济复苏势头加快,全球通胀没有有效遏制,白银价格或将在2年内突破10元/克,也就是在现在的价格基础上翻番。与此同时,天津宝泉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宋金龙亦认为,由于现如今地上的白银存量比黄金稀缺,同时地下的白银矿产存量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开采殆尽,而目前白银的价格却依旧被低估,因此可以预计未来银价还将会继续上行,且较之黄金会上涨得更快。

    采访中,专家们普遍表示,随着未来新能源环保产业的发展,必将需要大量的白银作为原料,虽然这些产业目前尚未真正形成产能,但一旦形成产能后,市场需求会很庞大。可以预计,白银将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被开采光的金属,倘若以目前3万吨的白银库存计算,大约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白银的供求关系将会彻底逆转,价格亦将出现飞速攀升。

 

                              依据各自优势 确定配置比例

                               贵金属投资 不妨金银混搭

 

    回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似乎黄金与白银的走势总是背道而驰,即金价在连创新高的同时银价却逆势下跌。然而最近一段时间,贵金属市场发生逆转,呈现出“金银共涨”的局面,而且白银涨幅远远超过黄金。一时间,投资市场对于白银的需求驱动了各利益主体,于是银行开始相继开发白银T+D业务,金商开始推出时时报价的现货银条买卖业务。与此同时,伴随着贵金属投资市场的火热,投资者中亦出现了“黄金帮”与“白银派”,且两方各执一词。那么,白银投资与黄金投资相比究竟有何异同?此外,其各自的优势又有哪些呢?

 

金融属性 白银不比黄金

 

    虽说与黄金一样,白银兼具商品和金融两大属性,但由于白银是贵金属中最便宜的一种,不仅仅被用来制作货币、工艺品和首饰,同时也应用于电子电气、感光材料、医药化工等领域。据了解,通常情况下白银的工业需求要占据其产量的60%以上,而相比之下首饰等银制品占用不到20%,可见大部分白银都在生产中被消耗掉了。与此同时,从白银的金融属性来看,虽然其与黄金具备同样的抗通胀功能,但有专家表示,在金本位瓦解之后,黄金作为硬通货的功能已有所削弱,而白银的金融属性则更不能与黄金相比。也就是说,白银的避险功能要明显弱于黄金,其价格更多地受制于市场的供需关系,而且从过去30年的数据看,白银抗通胀的效应并不如黄金明显。

 

投资门槛 白银更为低廉

 

    一直以来,白银都被称为是“穷人的黄金”,之所以被冠以如此“称谓”与其低廉的价格和投资门槛密不可分。对此,工商银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在采访中向记者举例说:“目前白银的投资渠道主要包含有银币、银条、银砖以及白银T+D现货延期交易品种等。倘若以每克6元的价格为例,购买一根1000克的银条花费6000元。而白银T+D的门槛则更低,最小单位是一手,即1000克。尽管每家银行的保证金比例不同,一般从10.5%至15%不等,但这意味着投资者只需六七百元就可炒一手白银,这与动辄上万元的黄金投资的门槛相比相差了50多倍。”然而,业内人士也同时提醒投资者,虽然白银的投资门槛较低,但其价格的波动幅度却很大。这是因为白银的市场容量较小,价格易被操控,因而稳定性不及黄金,价格波动也比黄金更为激烈。

 

配置比例 黄金30%白银20%

 

    尽管相比于之前连续的飙涨,近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走势一度出现调整,但在绝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盘整之后金银依旧会迎来更好的上涨。此次调查中,当被问及“计划投资白银占家庭总投资金额的比例”时,逾九成被访者表示会控制在20%以下,而这一比例在采访中也得到了不少业界人士的认同。普遍的观点认为,基于目前金银整体趋势向上的考虑,家庭在资产配置组合中可以将贵金属的比例适度放宽,但万万不可超过50%。如果以一位风险承受能力均衡型的投资者举例来说,应该将黄金的投资比例控制在30%以内,而白银的投资比例控制在20%以内。因为金银属于大宗商品,价格有被操纵的可能,倘若将家庭资金大比例购买金银并非明智之举。

 

金银比例 以7:3或6:4为宜

 

    那么,如果投资者想在资产组合中同时兼顾黄金与白银两类投资品种的话,又该如何搭配好这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呢?采访中,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投资实物金银的比例应根据家庭自身的实际情况酌情而定。

    通常情况下,由于白银的涨跌幅度都要大于黄金,因而适合稍微激进一些的投资者;而黄金的流通渠道相对于白银更为健全且涨跌幅度也相对较为平稳,因此更适合稳健型投资者。倘若家庭欲要进行黄金与白银两方面的配置时,建议黄金与白银这两种贵金属的比例可按照7:3或6:4进行划分。总之,“金重银轻”的配比模式会更为稳妥。

 

                           五大白银投资方式  实物白银最受青睐

 

    在调查采访期间,记者发现对于白银的投资渠道,超过七成的投资者更热衷于实物白银,除此之外依次是纸白银、白银T+D、挂钩白银理财产品与白银期货。那么,眼下这些白银投资方式果真都能帮助我们分享到银价涨升的利润吗?它们各自的风险又在哪儿呢?

 

实物白银 首选投资性银条

    相比于其他几大白银投资渠道,实物银更适合于进行家庭资产配置,而且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购买实物银条无疑是最为简单、稳当的投资途径。天津宝泉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宋金龙认为,白银实物产品投资一直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投资方式,包括投资型银条、银币等。可是倘若购买者不抱有长期投资的理念与耐心,往往很难得到良好的收益。宋金龙建议投资者在购买实物银时,应首选工艺较为简单、溢价较低的投资性银条。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应在购买前了解清楚其回购机制是否畅通,否则很有可能入手的银条最后无法卖出。

 

纸白银 莫忽视手续费成本

    顾名思义,纸白银是一种个人凭证式白银,是继纸黄金后又一全新的贵金属投资品种。投资者须按银行报价在账面上买卖虚拟白银,个人通过把握国际白银走势低吸高抛,赚取白银价格的波动差价。买卖交易记录只在个人预先开立的白银账户上体现,不发生实物白银的提取和交割。据记者了解,目前尽管多家银行都有纸黄金业务,但正式推出纸白银业务的仅有工行一家。虽说纸白银不需要涉及到实物白银的交割且500多元就能炒一手,但它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交易手续费。也就是说,如果算上手续费的话,只有银价的变动达到了2%,投资者售出账户白银才有获利的可能。

 

白银T+D 不适合普通投资者

    与黄金T+D类似,白银T+D也融合了现货、期货两种交易特性,并且可以选择看多或是看空,操作上更为灵活。与此同时,白银T+D也采取了保证金交易方式,随着银价每1%的波动,资金损益便可放大6.7至9.5倍不等。此外,每天的交易时间长达11个小时,分别为上午9时至11时30分,下午1时30分至3时30分,晚上9时至次日凌晨2时30分。然而,专家们认为这一投资方式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毕竟由于经验的缺乏,加之对市场的敏感度不够,以及心态极易受行情波动影响,因而即使一时盈利也难保长久不爆仓、不亏损。

 

白银期货 未来有望推出

    事实上,现阶段白银期货在中国尚未正式推出。采访中,北京中期期货天津营业部总经理苗冠锋认为,期货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很有可能会增添白银这一新品种。可是,在此次调查采访期间,记者却发现一些投资公司声称可炒作白银期货,且表示客户会在“专业人士”的指点下赢取较高的收益。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应谨慎对待类似宣传,不要头脑一热被“忽悠”。

 

挂钩白银理财 须认清运作模式

    谈及挂钩白银理财产品,其实早在去年8月便开始有银行发售。对于此类产品,理财师建议投资者须在购买前了解清楚产品的运作模式与风险收益机制,因为很多时候并非银价上涨此类产品就一定赚钱。应该讲,此种投资渠道属于理财产品范畴,只是投资于白银市场。

 

实物银有氧化变黑的风险

购买白银后应予以妥善保存


    采访期间,记者发现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讲,虽说看好实物银的增值潜能,但却普遍忽略掉了保管环节。事实上,白银相对黄金而言较为“活跃”。特别是在沾水或受潮后,容易变黄、发黑。兴业银行理财师在采访中特别提醒投资者,如果购买包括银条、银币等在内的实物白银,除了要考虑其变现渠道是否畅通外,还应考虑到它的保管问题,毕竟由于白银自身存在氧化变黑的风险,如果情况严重进而会影响到最终卖价。

    那么,投资者在购买银条后究竟该如何妥善保管呢?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一些诸如宝泉银条等投资型银条的外表通常都会有保鲜膜封装层,投资者在购买后最好不要弄破外面的保鲜膜。倘若依旧担心发生氧化的话,业界有白银收藏爱好者建议,不妨可以试着用玻璃纸口袋把银条放入并压出空气,在套好后用双面胶封口,然后再把套上玻璃纸的银条放入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中,同样压出空气并封好开口。而后,最外面再用同样的方法套上一个透明塑料袋。需要注意的是,在包装银条的过程中最好带上白手套。此外,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将包好的白银放入自家保险箱或交由银行保管箱存放。

    据悉,目前多数银行的保管箱按尺寸分为不同的款型。具体说来,各银行所提供的保险箱深度一般为60厘米左右,而高度和宽度略有所差异,最小的为7.6厘米×12.7厘米,最大的约为38.1厘米×38.1厘米,市民可以根据储存量大小自由选择。据记者了解,由于银行提供保险箱的网点有限,而近段时间在骤增的通货膨胀压力下,黄金白银作为“硬通货”受到不少投资者的青睐,一时间保险箱的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部分银行的大尺寸保险箱都已经被租用。相对来说,规格尺寸较小的保险箱则比较容易租到。在保险箱开户办理方面,保险箱开办人本人携带身份证和私章在银行业务网点就可以办理了。如果是单位客户,还需要带好法人代表私章、单位公章、经办人身份证、营业执照副本和单位的介绍信。此外,对于个别的实物白银大额投资者,则可将白银存入专业的贵金属储存部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