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股权投资策略
(2009-03-30 21:28:35)
标签:
金融危机股权投资财经 |
分类: CIRCLE●对话 |
记者:金融危机后,许多VC,PE机构的投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缓,一些投资项目的上市计划也相应受阻。在许多企业,甚至是一些风险投资机构本身看来,都在犹豫是否还能够继续投资、是否还要继续投资。但也有观点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PE和VC投资的最好的时光。您对此如何看待呢?
殷哲:其实,金融危机之后我觉得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从被投资企业的角度看,很多企业之前的市盈率非常高,上市之前有的是12倍、15倍、甚至是20倍,主要是由于资金很充裕,企业便觉得被捧为“天仙”,但实际上投资还有很多背后艺术在里面,事物终究会回归它本来的面目,当市场非常膨胀的时候,价格并非处于理性区间,而眼下经历过危机洗礼之后,价格反倒回归了理性区域,包括被投资企业本身的心理预期也下降了,它更能扎扎实实做好其主营工作,而不会总在幻想着何日上市。事实上,很多时候企业将“上市”二字看得过于神话了,由于为了上市而上市,于是很多企业常会集中于短期利益上,但其实这就使得其产品与服务对消费者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如今,在历经金融危机而回归理性之后,投资机会也会出现。此外,风投机构也会理性地进行筛选,留下的都是一些极具实力的企业。
记者:这场危机过后,是否大大减缓了国际资本在中国股权市场上突飞猛进的速度,从而为国内资本留下了喘息发展的机会呢?
殷哲:的确如此,这就是所谓的“危机”中的“机遇”。对于中国本身来说,VC与PE这类股权投资都属于一个新兴的事物,以前它们都是舶来品,但现如今国家也在逐步加大这方面的扶持力度。在金融危机中,国际资本也受到了资金来源等问题的困扰,因为国际资本也是根据项目来出资的,如果后续资金跟不上的话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样一来,国内资本就会从中得以发展,很多国内的私募基金会考虑募集人民币,这会对中国的本土企业有更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以前美元基金通常会以海外上市为主,而现在更多的优质企业可以在国内上市,也是留给国内资本一个发展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会。
记者:PE和VC在投资企业之后,是否还会为企业补贴大量附加服务呢?譬如一些咨询、管理、公司治理、品牌、市场、国际化等方面的支持。
殷哲:我觉得这也恰恰是在筛选投资机构的一项重要指标。事实上,从投资本身来说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就是资金的投放选择,而更多的时候,一笔资金投放后是需要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股东是否可以给企业以帮助和指导。在这方面有的专业PE投资者会对被投资企业的原始股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为通常情况下这些被投资企业的原始股东大都只精通于某一个行业或领域,譬如资本市场,而他们对公司治理结构、财务方面可能并不是很熟精通熟悉,也是在不断地摸索中学习。那么,这样一来,PE、VC投资者便会在这方面有所扶持与帮助。因此,这是企业在筛选投资机构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包括其对财务方面、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还有整个行业发展趋势、产业政策等等。如果缺少了这部分,只是单纯地进行资金上的投资则被投资企业很难在筛选时进行考量。
记者:据不完全统计,在西方国家,VC每投资10个项目,只有3个是成功的,而7个是失败的。正是因为这样,在风险投资界才会奉行“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分散组合投资原则。“在高风险中寻找高收益”,可以说,VC具有先天的“高风险性”。那么,这种高风险如何在投资前的项目筛选上最大限度地进行规避或者尽可能地减少呢?
殷哲:这与整个经济形势的发展息息相关,倘若单从投资风险的角度来说,VC与PE确实属于高风险的投资产品,毕竟资本是逐利的,向来是追求高收益的,否则就不叫“风险投资”了。虽说在西方国家,VC每投资十个项目,只有三个是成功的,但仅仅这三个成功带来的收益却依然是比较高的,因为通常一个企业的上市便会带来10倍以上的收益,而如果按此计算三个企业成功那就是30倍以上的收益。但即便这样,对于风投机构来说也在尽可能地最大限度的去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然而实际上一些原始的风险是无法人为进行规避的,譬如一个行业中只有几家发展成熟的龙头企业相对会比较稳定,而对于一些新兴企业而言,其在成长期是毫无规则可言的,而只有当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发展稳定后才可能会得以很好的发展。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常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对于风投来说必须要有自身非常完善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财务、法律、产业政策等各个方面,只有对被投资企业最大限度地充分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风险规避。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由于风投本身就具有高风险性,因此风险是不可能完全被回避掉的,只有本着“事先筛选+事后管理”的模式才可以让风险降低。
记者:2009年,在您看来,风投会更为关注或看好哪些行业呢?
殷哲:我觉得传统消费、现代服务行业与节能环保行业都是风投比较关注的行业。事实上,各行各业都暗藏着很优秀的企业,这就需要拥有敏锐的嗅觉去挖掘。虽说目前中国也面临着经济困境,但依然身处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相比成熟市场,我们的机会要更多一些。
人物简介:
殷哲,现任职于诺亚财富管理中心
10年金融行业工作经验,是中国最早从事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的理财师之一,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理财服务,在外汇、保险、基金、证券、房产、信托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很强的实战经验。殷哲先生是很多理财报纸杂志和财经网站的专栏作家,也是第一财经理财栏目的嘉宾。
此外,创业投资多采取权益型投资方式,绝少涉及债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的决策管理享有一定的表决权。投资于私有公司即非上市企业。比较偏向于已形成一定规模和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形企业。在投资期限方面,一般为五年或者更长,属于中长期投资。资金来源广泛,如富有的个人、战略投资者、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在投资机构上,多采取有限合伙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有很好的投资管理效率。投资退出渠道多样化,有IPO、售出、兼并收购、管理层回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