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世间极品男子

(2013-06-01 22:45:33)
标签:

英豪

杨仪

也就是

三国

兵马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世间极品男子

              http://s16/mw690/3ef5f3d9gde2940749fcf&690

 

古往今来,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诸葛亮,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记得少年的时候,和爷爷去好几里外的集市上看大戏,什么【空城计】龙袍水袖,依依呀呀,爷爷看的摇头晃脑不亦乐乎,我却靠着爷爷的臂膀呼哧呼哧进入甜美的梦乡,在爷爷的激情高涨里,年少的我第一次接触到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后来,看了很多的连环画,直到上了初中,在博学的语文老师讲解的一篇【杨修之死】中才一下子迷上了这本鸿篇巨著。

 【三国演义】是一部男人的故事,是江山社稷大业的捍守和角逐。看五虎上将的英武和传奇,看曹操刘备的煮酒论英雄,看桃园三结义,看鲁肃的外交才华,非常的引人入胜,故事妙趣横生,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然而,诸葛亮却是全书的重中之重,是小说的核心人物,这样一个足智多谋的“智多星”不仅是男人们敬仰的英雄,更是女子心目中垂青的极品男子。

 

http://s2/small/3ef5f3d9gde294074ea01&690

 都说人不可貌相,然而,我说,无论男人女人,容貌却是一张极为赏心悦目的“名片”。我们来看诸葛亮的出场,被称作灵魂人物的诸葛亮被作者塑造成智慧的化身,在小说第三十七回中,我们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诸葛亮一出场就摄人心魂绝对的卓尔不群,自古才子多风流,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羽扇纶巾,清秀儒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以今天的审美的标准,诸葛亮绝对算得上一位美男子,身高八尺,换算成今天的身高是1.84的高挑身材!风流倜傥气宇轩昂,一把鹅毛羽扇,更加彰显了才子的万种风情。我们来看【隆中对】中,南阳茅庐的一段生动描绘,从中可窥探出诸葛孔明的生活情趣和高洁的品格。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这就是隐居南阳的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隐居隆中而心忧天下的寂落处境。

  诸葛亮家境贫寒,父母双亡,跟着叔父艰难度日,二十七岁尚未婚配,这在当时那个年代是很不合常理的,魁梧英俊潇洒精干一表人才的诸葛亮为何找不到心仪的女子为妻呢?【三国演义】里,周瑜娶得沉鱼落雁之小乔,吕布戏的四大美人之貂蝉,刘备都有玉质柔肌、态媚容冶的甘夫人,又有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跳井而亡的糜夫人,最后已到中年的刘备英年丧妻,又在周瑜的阴差阳错中抱得美人归---孙尚香,直害的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无可奈何啊!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却娶了一个容貌极为丑陋的妻子—黄月英,黄承彦丑话说在前头“我有一位丑女,头发黄、脸上黑,不过她的才干倒是与你相配。”诸葛亮要的不是花瓶摆设,也不是红颜祸水,他追求的是一个才女子,一个灵魂的伴侣,一个比翼双飞能够替自己分忧解难的女子,事实证明,诸葛亮选妻是极为智慧的聪明之举,这也与他的追求和修养息息相关,这位贤内助成就了诸葛孔明辉煌的一生。在最艰难的戎马征程中“木牛流马”的机械发明,据说就是这位才女子的杰作。

 关于诸葛亮的那些经典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刘备在司马微的举荐下,三顾茅庐请“卧龙”出山辅佐自己成就伟业,三顾茅庐之艰难足以看到刘备对贤才的尊重和爱戴,诸葛亮的【隆中对】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让世人津津乐道佩服万分,诸葛亮舌战群儒,可见其卓越的口才,雄辩的智慧。

 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一命呜呼,哀哉!周瑜不得不感叹“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而死。诸葛亮锦囊妙计,使得刘备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庞统命丧“落凤坡”凤雏夭折,辅佐大业就只有“卧龙”也!诸葛亮永安托孤,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一出出精彩的好戏上演,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杰出军事家。

我们还是重温最经典的三国故事【空城计】吧:诸葛亮因用人不善,马谡痛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领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琴声舒缓,异常镇定,根本看不出一丝破绽。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诸葛亮的士兵问道:“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他说:“兵法云,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如果是司马昭和曹操的话,我是绝对不敢实施此计的.”

 

  http://s10/small/3ef5f3d9g7c9dbde145b9&690

  实实虚虚,藏着掖着,这就是用兵之计,灵异智慧和急中生智才是临战的战略战术,三国的智谋,真可谓是聪明过人异彩纷呈。诸葛孔明,那是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较量,多少带有些虚幻的色彩,这一点丝毫不影响诸葛亮人物形象的高大和完美,相反,更加使诸葛亮带着神化的光芒,神通广大,使得对方闻风丧胆,使得人物更加的传奇而生动,火烧上方谷,上方谷——形如葫芦之状,内中可容纳千余人,而入口只可通一人一骑。这种地形有些作战经验的明眼人一看便知必有蹊跷,而身为魏军主帅的司马懿又怎会不知?原因就在于诸葛亮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计谋,使司马懿不知不觉中就上了当,一心认为上方谷必是蜀军积粮之所!司马懿兵马入谷之后,方知上当,自认必死于此。可惜诸葛武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却不知山古风的形成和对天气的影响,上方谷的特殊地形正适合山古风的形成,遇到高处的水汽又凝结成雨雾,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大雨救了司马懿。

  后人皆叹: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诸葛亮看着侥幸逃脱的司马懿,不由得发出千古感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失去了剿灭司马懿的绝好良机。

  诸葛亮在几十年的军事统领中,有他的战功赫赫的成就,但也有他局限的军事思想,在处理内部矛盾时有失恰当。对内部将士之间的矛盾,诸葛亮采用两边安抚的方法。刘备在世时,封关羽,赵云,张飞,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时关羽不受。诸葛亮让费诗拍关羽的马屁,令关羽更加骄横,为失荆州埋下祸根。对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同样采用两边安抚的方法,使两人矛盾无法根除,为魏延策反埋下祸根。痛失荆州是蜀国走向衰落的最关键的原因,关羽被杀,赤兔马殉主,让人不禁潸然泪下,可温情的眼泪挽回不了败局。猛张飞不改秉性,刘备不忍一时之痛,盟誓结义弟兄,率兵讨伐东吴,使得局面更加不可挽回,刘备兵败,死于白帝城。刘备说:“若法正在,安有此败?”可见对诸葛亮失望至极。尽管力王狂澜却已是大势已去无回天之力了。最后诸葛亮积劳成疾,病亡五丈原。年仅53岁。

诸葛亮精通音律,喜欢操琴吟唱,有很高的音乐修养。这也就是【空城计】能够迷惑司马懿的关键之处。诸葛亮那篇朗朗上口的【出师表】更加让人感叹他文学方面极高的造诣,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整篇文章思想观点鲜明,论理叙事逻辑性强,精辟透彻。语言朴实真切,自然流畅,浑然一体,委婉感人。在写作方法和风格上,《出师表》继承和吸取了楚辞与汉赋的优秀传统,在以散文化的说理叙事为主的同时,间用排比对偶的句式。特别善用四字句,流畅练达,简洁有力。用韵自然,不露痕迹,让人读起来抑扬谐和,既严谨庄重又富有变化,具有一种“清峻、通脱、华丽、壮大”的“魏晋风度”。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些千古名句,依然随着岁月的长河经久不衰,依然彰显着它勃勃的生机,被后人千古传诵。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代英豪诸葛亮,尘世之中极品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