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解梦】---谁真正读懂了红楼
http://s1/middle/3ef5f3d9gdd4c6f8aa730&690
曹雪芹血泪著就【红楼梦】贫病交加,饥寒交迫,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读来皆是血!【红楼引子】道出: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它确实隐写了一部真实的历史,这是不争的事实,曹公不亏是文学的巨匠,构思之巧妙,文笔之丰蕴,布局之磅礴,真可谓无人能及登峰造极也!
霍国玲长达六部,上下集的【红楼解梦】一经问世,便一石激起千层浪,轰动了红学会数年之久,姑且不论这样的解读是否真实可靠,但通篇文章引经据典,证据确凿,也让很多人无以辩驳。中国古代历史四大谜案,其中之一就是雍正之死,【甄嬛传】中也涉及到了雍正的死因,有一点可以和【红楼解梦】中相吻合,那就是雍正常年吃仙丹慢性中毒而死。
【红楼解梦】一语道破天机,【红楼梦】揭示出真实的历史,曹家兴亡史,和林黛玉的隐身竺香玉就是雍正皇帝的皇后,一个小女子如何“行刺”一代天子?病弱西子的林黛玉如何举起屠刀,使向当政者的头颅?很显然力量的悬殊,使的复仇之剑半途夭折,曹公不得不以一部鸿篇巨著记载这坎坎坷坷的一曲心酸血泪。
【红楼解梦】上有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竺香玉的十二幅画像,这正好呼应了“金陵十二钗”都是竺香玉的分身,偏偏林黛玉的封号是“潇湘妃子”十二幅竺香玉的图片都有竹,这也含蓄的应了特殊的隐意---“竺”。
金陵十二钗,众所周知金陵指古代的地名,今日之南京,曹公的家乡位于江浙一代,这就隐含了作者的籍贯,“钗”指妇女的精美头饰,金陵十二钗指的就是十二个风华正茂的女子,但雪芹君善于运用各种隐喻的写法,与【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一样,它依然正反皆有喻。正面之喻,自然是十二金钗,背面之喻,十二金钗均指竺香玉之分身,竺香玉封后,她以曹頫之女的身份进宫,她画就了自己的十二幅肖像,取名【香玉皇后行乐图】很显然,曹公和表妹竺香玉情投意合,对这套图片一定格外的熟悉和了解。我们不难做出这样的臆断:【红楼梦】之分身术的设计,乃至【金陵十二钗】书名的确定,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香玉皇后行乐图】的启发。
薛蟠一角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形象很猥琐,言行举止很不雅的凡夫俗子,可薛宝钗,却是冰雪聪明,貌若天仙,这样的反差,只能是对极其厌恶和憎恨的人的设计,【红楼梦】,惯用了分身术,合身术,谐音法,拆字法,伏线法,隐喻法,等等,【红楼解梦】又一论点就是薛蟠隐写了雍正,为什么呢?蟠乃蟠龙之蟠,此字隐写“龙”而“龙”恰恰是中国皇帝的代称。解梦之说认为,薛蟠之所以姓薛,寓意有三:其一,薛和雪谐音,雪质之龙,好景不长,以此来隐喻雍正年寿不长,康熙在位六十余年,整整一个甲子!而雍正却只有区区十三年,且死因蹊跷。其二,薛字下边一子,乃“孽”薛蟠正是薛家之子,此人在【红楼梦】里可谓造孽多端,抢去英莲,做了屋内的贴己丫鬟,害的呆香菱成了金桂口里的薄命的秋菱,三次易名揭示了其一生悲凉凄惨的命运。其三,雪即白,薛蟠又隐喻“白蛇”之意。
【红楼梦】真的是一本旷世奇书,书中的奇女子们一个个丰满而立体,从判词到海棠诗社中的每一曲诗词歌赋里,我们都深深的看出了各种隐喻和伏线。第二十八回中,曹公写出了五首酒令,这五首有关女儿的酒令不仅交代了红楼人物的终结命运,而且刻画了薛蟠粗鄙,无知,下流的嘴脸,深深的表达了作者的满腔仇恨和满腹抱怨。
贾宝玉: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冯紫英: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女儿愁,大风吹到梳妆楼。女儿喜,头胎养个双生子。女儿乐,私向花园掏蟋蟀。
薛蟠: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撺出个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女儿乐,一个xx往里戳。
蒋玉菡: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
宝玉的一曲【红豆相思曲】看到了他婚姻生活的悲凉。宝钗独守空闺的寂寞。蒋玉菡的花气袭人知昼暖的酒底暗示了他与花袭人“夫唱妇随”的最后归宿。薛蟠的酒令实在是龌龊不堪,就这样一个上不了台面的酒令,薛蟠还是“急得眼睛铃铛一般,瞪了半日”才吭吭哧哧挤出来。写出薛蟠胸无点墨、浪荡放纵的纨绔子弟形象。
薛蟠唱不出曲子,只好胡乱说什么“蚊子”、“苍蝇”,“哼哼”、“嗡嗡”,还自嘲自解叫“哼恒调”,以致被众人取笑一番,免了他的曲子和酒底。
薛蟠,作者曹公是深恶痛绝的。我们不难发现,当政者对其存在的各种“危机”的种种惩制手段是极其的残忍,曹公最后在北京近郊一处的栖息之地据说荒凉万分,人情冷漠,世态炎凉,谁动了我的奶酪?作者不可能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予以分析,而是,家破人亡的悲剧是当政者所致,他的深仇大恨是根深蒂固的。
【红楼梦】“畸笏叟”何许人也?脂砚斋又是谁?【红楼解梦】给了我们一些答案,第一种看法是畸笏叟和脂砚斋是同一个人的两个化名,那么“他”究竟是谁呢?史湘云说最为值得人信服。但我们不反对其他的观点,原著中有很多的评点,从评点的口吻来看,他们俩显然不是同一个人,但究竟是谁,众说纷坛,其实,很多人珍藏【红楼梦】可更多的人喜欢珍藏【脂砚斋石头记】,就是看到了里面那些异常珍贵的评点。
可惜,曹公呕心之作,却留的永远的残损,未知的命运纠结的结局,惹无数红学谜们补梦解梦遗梦,成了一部悬疑之作。曹公的后三十回确实遗失了,从脂砚斋和畸笏叟的评点中我们已得到印证。但,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红楼梦】因为残损,愈加显示了它神奇的不朽的魅力。
【红楼梦】正如风月宝鉴一样,正面看,它是一部儿女私情的长篇小说,但背面看,它却是一部揭示朝廷斗争的政治图书。这一点,毋庸置疑。
说道心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
【红楼梦】你读懂了吗?
http://s11/middle/3ef5f3d9gdd4b6151033b&691
香玉皇后行乐图
http://s9/middle/3ef5f3d9gdd4b6329984f&691
香玉皇后行乐图
http://s6/middle/3ef5f3d9gdd4c9904ea35&690
香玉皇后行乐图
http://s15/middle/3ef5f3d9gdd4c9a98ce7e&690
香玉皇后行乐图
http://s13/middle/3ef5f3d9gdd4cdbc9d33c&690
香玉皇后行乐图
http://s10/middle/3ef5f3d9gdd4c973f3ac9&690
香玉皇后行乐图
http://s5/middle/3ef5f3d9gdd4b7139dfee&692
香玉皇后行乐图
http://s1/middle/3ef5f3d9gdd4c7dc51480&690
香玉皇后行乐图
http://s13/middle/3ef5f3d9gdd4c91e4941c&690
香玉皇后行乐图
http://s8/middle/3ef5f3d9gdd4c93f2be27&690
香玉皇后行乐图
http://s6/middle/3ef5f3d9gdd4c95898c75&690
香玉皇后行乐图
http://s11/middle/3ef5f3d9gdd4c79afaf2a&690
香玉皇后行乐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