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众光大队的余光

(2025-08-12 19:03:54)
分类: 随笔

1974年左右,还没分田单干,当时也在提倡,比学赶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还没上小学,我们老家的众光大队成了农业典型,都是棉花种植区,搞生物防治。上头号召学习,以点带面推广起来。

我们冯家畈和众光大队相距不足两里,一个铁路东,一个铁路西。 这个生物防治,就是人工大量孵化瓢虫来吃蚜虫,少打农药。

那时也没提绿色食品的事儿,油条包子就是奢侈品,庄户人家,能有吃的就不错了。而且农药还是紧俏物资,会吃棉蚜虫的七星瓢虫,就挺身而出了。

时候人太小,我和大人们到山里去捕获过瓢虫,十几里,位置大致是现在孝昌的周巷镇,丘陵地带,我现在还记得起伏的山丘,绿油油的秧苗像块块形状不规则的地毯,山坡上一行行桐油树,又像是大海飞溅的汹涌的波涛




生产队有四五十个小孩,大家一边走,一边跟村里带队小青年唱歌。长大了,才知道可能是一副恋爱脑,不物质主义的女子,痴情唱给自己男友听的。

十指尖又尖,搭着郎的肩,

   心中有话口也难开言。

   人家都说我俩玩得好,

   只要你的人好,

   哪要你的钱。

情歌唱得沿途鸡飞狗跳,等有大姑娘小媳妇好奇地探过头来,当时领队亚明叔带着一群小把戏吼得更有劲了,好像整个天空弥漫着荷尔蒙的味道,扩散后会把她们抬走。



亚明叔总能准确和及时表达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他后来生了三个儿子,其中一对双胞胎。现在孙子六七个了,流转了百来亩土地,感觉他这种人是冯家畈将来的王。

至于那首歌《十指尖尖》,弦律优美悱恻,应是湖北小调,我后来从广播里听过,只是没有那种靡靡之音的歌词。

来捉瓢虫,我大体是凑热闹的,生物防治和十指尖尖,本来不是属于我的世界。

瓢虫没捉到几个,我把几个青青的桐油籽从树下摘下来,当乒乓球玩。意外逮到一只秧鸡,它会“等等等”的叫唤,会不会是哪个唱“十指尖尖”的女子转世的呢,类似刀郎的《花妖》,心里有什么委屈,一直在“等等等”的。

秧鸡我回来弄玩了几天,可怜巴巴的,给玩死了。它主要是不愿和家鸡在一起混,家鸡和秧鸡的三观也不一致,不属于一个圈子的。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2DBHibl6pxf3SV9zujr23GL17icRTicibntnicNsWibnBJLTpicib5O3waHKdWOgszfVJdX9ibbR4IOia3D8AdBScfQ8DzSA/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


在那个村湾,我们做饭吃饭,记得是鸡蛋粉条,食材是从我们自己生产队带过去的,我们拿着碗拼命地抢着吃,格外的饱。都是自己的孩子们,平素抠门的生产队保管这次多舀了几碗米。那感觉就是现在被大人带到牛排店吃了一个超级套餐。

众光的大队长是个女的,就是我们那个地方的“郭风莲”,孝感地区树的典型,众光的生物防治还招来很多亚非拉的农业专家,前来众光大队参观考察呢。

为给老外们一个好印象,在他们来之前,上面为该大队社员的房子进行了改造。全部红砖青瓦,面向东方,还修了大队部,就是两栋办公楼,有三层,比其他大队的豪华多了。我以前没上过楼房,见惯了黄土地面的我,很少看到混凝土,觉得很稀奇。

我第一次发现,房子居然还能像火炽粑,一层摞一层上去,而不是低调地保持一层就算了。

我们虽然是鱼米之乡, 很少看到楼呀塔的,黄鹤楼当时没复建,又在百里之外,又过了好多年才看到。

那楼房我爬上不去,胆子小,腿子发软,担心爬到楼梯半路,忽然像我们玩的沙堆一样,给整垮了。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2DBHibl6pxf3SV9zujr23GL17icRTicibntnib6qjLTOXfeB7y6PKQBlETZZZj2sloxefoJE80hm7Mracc1DTZTRcpA/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


那一天中非农业新技术现场会,真的来了好多轿车,至于多大的领导,是局级还是省级我们不关心。小伙伴最关心的是轿车,我们的土话叫“两边驮”,意思就是车的中部高一些!

汽车我们只准远远的看,民兵斜背着带明晃晃刺刀的长枪,路边站岗呢,不准我们靠近。真正的黑人也没看清楚,是不是真的比湾里“黑皮”这小子还要黑? 

也许众光大队自己的男人不服气,也许是其他大队的人心生嫉妒,说是叫众光,其他人又没沾光,他们编了一个顺口溜:

小小众光 惊动上方(当时实际唱的是惊动中央),瓢虫吃蚜虫,婆娘管杂种。

让武则天、慈禧这些女人统治世界,一些男人觉得母鸡打鸣,倒反天罡,又无可奈何,只好把女大队长手下那些男人骂作“杂种”。

去年,我还跟隔壁村唐老师打听了那个女大队长的近况,说尚健在,七十多了,日子过得一般化,一个比较普通的农妇而已。

按现在农村养老政策,一个月发一百多元的养老金。想到她曾经红红火火当了那么多年的农村基层干部,不知道能不能多给点,以表彰她们那一代的探索和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近作童谣漫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