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看菜与留饭》
(2023-04-15 10:35:53)
标签:
冯澜文化 |
分类: 随笔 |
《看菜与留饭》
冯 澜
突然,兄弟俩争执起来。父亲问为什么,弟弟告状说:“刚才哥哥多看了咸鱼一眼。”父亲一听大怒,骂道:“别管他,咸死他这个馋猫”!
咸鱼悬于眼前,条件反射多分泌一点口水,咸是咸倒不着人的。
不要一味指责这个父亲小气与虚荣,只在前几十年光景,我也见过菜主要是来看的。
每年正月初六到大妈去拜年,我是外地的女婿,丈母娘特意交代,大妈一家人讲客气,吃饭时,那堆的高高的、排放齐整的几盘菜,象腊猪蹄,熏猪肝等,不能胡吃海喝,你只能象征夹一两块,当地叫看菜,精细菜,大妈要留着招待几拨客人呢。下一餐在补充一两块,腊猪蹄又堆得高耸入云,当时我老折磨着客人待完了这些看菜的命运。
几样精细菜我也很爱吃,象腊猪蹄, 用柴火熏制,肥瘦相间,色泽红润 ,香腊纯正,经嚼耐品鲜香味美
而猪蹄猪嘴,稀而金贵 ,我自然不能象狼见到羊 ,神采奕奕来大快朵颐。
听说人家齐白石大师,客人来了,也端一些果品招待, 端出来表示敬重客人,主要是拿出看看,你万一吃了,花生、饼干早就长了毛,拉肚子可不怪老头儿了。
惜菜以待客,小时候老家倒也遇到。除了吃年饭、吃席宴可以大碗吃肉大碗喝酒,不限量外,平日也只有等客人离席,祖母才端走了她认为的精细菜后,如一盘猪口条,几条翘嘴鱼,才招呼我们小孩子屁颠屁颠坐上去,尽管有些失落,除了精细菜,总比平素强,随即风卷残云吃过痛快。
做客不要把东西全部吃完,留一点,他们好象要留着招待下一个客人.或者给主人的家里小孩一个念想与惊喜,吃一半留一半, 有的象征性的拿着吃几口就放,一天有的人走了几家亲戚,坐了几次席,还饿肚皮呢。
不要因为那些荤菜才成为看菜,只要不是自己菜园子长出来需要掏钱买的,都成为可能。很以前做工的人,同样讲究,桌上的豆腐清=千张之类的菜,平时是不能动的,主人下餐还是拿来凑碗,只有完工的那餐,才能吃。很多的时候,豆腐都热了多少次,黑黑的,硬棒棒的,主人依然客气的说“不客气,多吃点”;客人说“没客气,吃好了”,。说有不懂事的徒弟,筷子伸到豆腐碗里,师父拿起筷子就刷刷刷狠抽了起来。
未来女婿第一次上门做客,准丈母娘自然欢欢喜喜,往往打红糖荷包蛋来招待。
一碗鸡蛋不会低于三个,比方打四个鸡蛋,客人可以留一个,打了五个呢,乡俗不能留两个的,自己也不能只吃两个,说容易引起不雅联想,被湾里人笑话的,比一个鸡蛋不留还失礼,提亲八成是要黄的,认为这小伙子缺教养。
可以留一个,一个半都行,客人半个可以用筷子把鸡蛋从中间轻轻夹断。
能不能五个留出四个呢?未来女婿只好吃一个,又会说小伙子不大气,做人太小心,没虎气,以后"一个白鸹守不住一个滩的”,丈母娘也是不喜欢,真有一套穷讲究。
新女婿在吃鸡蛋时,准丈母在察看小伙子的言行举止,坐要有一个坐相,吃饭要有一个吃相。
小孩从门缝的偷瞄,好奇地打量未来的姐夫是一方面,牵挂碗里会留下来的美味是另外一个方面。
我小时很羡慕塆东头的黑皮那个臭小子,他居然有四个姐姐,豪华, 那该有多少鸡蛋留给他吃呀!
就有熊孩子在门缝外,眼巴巴的看着新女婿吃鸡蛋,心里在数,一个两个,等待第四个事,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
荷包蛋成型,一个一个, 留饭方便一点,要是遇着一碗糍粑氽瘦肉待客呢?
汤汤水水,如残羹冷炙。当时啊,没有人说这“留饭”卫生不卫生,只会有人评价,客人懂不懂礼数。
另外一个文友说,这样留饭似有出入,吃过的东西再留给别人吃好像不卫生也不礼貌,留饭也叫留碗,相当分而食之,一般提前用筷子恭恭敬敬撇出一部分到一只空碗里,然后吃剩余部分。可主人不会给你端饭时,另外端一只空碗来吧?客人一般客套半天,多了,吃不了,得拿一只碗匀一匀,宾主两人推让很久。
或者趁主人不留神,动筷子之前,径直到厨房,先回一些精华部门到锅里后自己再吃。
真实的往事,是我们祖辈曾经走过的来路。那是短缺经济时期同事又是礼仪之邦的特殊现象,而现在动辄大餐,料理的年轻人听了,可能皱眉头呢,生活不易,那请宽容当时的窘迫与贫困吧!
仓廪不实而要求恪守这些礼节, 有些勉强,苦涩 ,当时大家本上一样囊中羞涩 ,却是规矩和礼数,不能以仅仅是面子问题一言而遮之。
大家相互理解, 相互体恤,心照不宣,谁也愿不捅破那一层薄纸。
感谢时代的进步和物质的丰饶,让大家早就衣食无虞,免除好多蹇促与尴尬了。现在做客坐席,就是上了满汉全席,不再有“看菜”和“留饭”,净盘为敬,有的场合还可以打包呢。
只是有些年轻人子带着孩子直接就坐上了主位,只顾自己吃喝;或者全程看手机,没有交流;或者随便就下席离场……
而我那个大妈最讲客气的,经常打电话来,专门要请我吃腊土猪蹄子火锅呢,说管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