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我们也当过熊孩子》

(2022-09-08 10:34:26)
标签:

冯澜

文化

安全

分类: 随笔
                             我们也曾当过“熊孩子”
                                                冯 澜
         俗话说“五岁六岁老捣蛋,七岁八岁狗都嫌”,在这个年龄阶段,当初我们一帮那野孩子,跟村里“带头大哥”,学会了爬树、游泳,掏鸟窝拔红薯,懵懂、好奇,调皮,还干过两三件件至今人感到后怕的“熊”事。
         我们村离京广铁路不远,小时候经常去看南来北往的火车,那时候火车尚未提速,也没安装防护栅栏,我们经常翻越铁路,甚至就在钢轨上行走,看到火车从对面几百米风驰而来,才跳下来躲避,还觉得自己“胆肥”呢。我们还钻进铁路桥下面,头顶几尺高,火车呼啸而过,身体也跟着体战栗而摇晃着,就像后来孩子们在游乐园坐过山车那么兴奋和刺激……
      不知道是谁“传授”的,我们还用小铁钉,钉子帽子用绳子系在钢轨下面的螺栓上,调整不同角度,不管是货车还是客车,利用飞扑而来的火车铁轮,把铁钉加压成玩具,火车一过,跑上去解开,小刀有菱形的,青龙偃月形的……我们自己不知道这样做,对火车行驶、对自己生命暗藏多大的凶险!长大后我才知道有
万劫不复”这个词语。
     还有两个弟兄学开大人开柴油发动机的熊事儿,他父亲就在大队加工厂工作,那儿有用来加米的、轧棉的和磨粉的好多机器。
       趁大人不在家,拉一条带靠背的木椅子当开柴油机,
哥哥小手臂比划着圈儿,当发动机的摇柄,由缓到急,弟弟小嘴也嘟噜了“咚咚”气缸的声音,却不是一个一气呵成“咚”下去,标明“发动机”成功启动,还来点曲折,“咚咚----”熄火了,怎么回事呢?哥哥说柴油冻住了,要烤一下,弟弟学着大人,抱来一把稻草,划着火柴,来加温,烟雾缭绕,他家的房子差点“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了……
      澴河旁边有一边沙滩,常有伞兵飞过来来跳伞,伞包有很漂亮和结实的尼龙绳,有一个大孩子出骚主意说,等伞兵降落下来,大家一边帮忙战士扑伞,一边去偷割一节来系自己家里的钥匙,不知道伞绳另外一端,还将托付一个人民子弟兵的生命呀,掉了一节,万一下次跳伞没被检查出来呢?
    仅仅为了系几把钥匙啊,置人何地?这种行为会产生多大的破坏?幸亏被老师提前发觉了没去干!
       有惊也有险!小时候我们的一些傻事、坏事,想起来至今为之愧怍难抑,是无知者无畏,是当时孩子们就没受过教育不知道是严重的事儿。
   当时的农村,没电视看,图书也少,父母忙着种田,孩子们接受安全方面的教育实在太少了,也缺乏辨识能力,常常被孩子王“带歪了”、瞎鼓捣,不守规矩,不留神自己就成了“熊孩子”。
       童孩时代,难免做出几件傻事,但是要有底线有边际,不要出现太恶劣和太危险事儿。联想现在一些社会新闻,有的熊孩子,从几十层的楼房上高空抛物,险些砸到人的;在商场故意按下紧急按钮,摔倒好多人的;十二岁的孩子开车上了高速路…….也存在很大的隐患。这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趁早加强安全教育,多多留心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关心孩子的“朋友圈”,引导督促孩子树立安全意识,守纪守规守底线。让他们知道那些行为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的,可能会伤人死人的,有不当、危险的行为该批评的要批评,该惩戒的要惩戒,不能侥幸麻木和溺爱放纵,让熊孩子们惹出更大的祸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