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珍惜聆听过的家乡往事》2022

(2022-07-09 12:21:46)
珍惜聆听过的家乡往事
                                             冯 澜
    今年参加老家孝感两次征文,都写了成小小说,当然是重在参与,远在千里,或可为“人文孝感”出点绵薄之力,也有几分责任感和荣誉感。
    文章写好后请我学中文的校友赵冬老师指点,她肯定“我情系故园,笔耕不辍 ”,我忙说不敢不敢。
      她还点评说小小说像传奇故事一样,有来历,有趣味,有主题。提前给我发了鼓励奖。
     赵老师还问哪来的那么多素材呀?特别像这样有来头的历史性情节。我说,很多就是我小时候听老人讲的往事。
   小小说种一个情节: “有一次检查一个老伙计挑选得不认真,一粒有虫眼的黄豆没挑出来,巧姑把这一粒和以前的挑出来一把黄豆一起,加油食盐炒香,笑盈盈端来一杯酒 。 就拿炒黄豆当下酒,条件只有一个,嘴里万一嗑出黑黑的虫子也不准吐出来”。
   这个叫巧姑的女老板俏皮,又有一丝是霸气。
   情节也从祖父的祖母的往事转化、演绎二来。道光年间,高祖母经营了“隆盛商号”。组成了100多架独轮车到西河南就是现在襄阳一带做生意,用我们这里的棉花、土布,去换那边的食盐、粉条东西。中途跳出十几个拿刀抡棒的土匪,准备打劫 ,高祖母端坐在独轮车上,玉手一挥,这边一百多个壮汉,从自己独轮车都抽出长长的扁担,如林,如墙,气镇山林。
     强盗知难而退,感觉老人家就像穆桂英。
    那些小脚女人,可能还没读过书,步行千里,历尽艰辛。 在那么逼仄的空间。只要有适当的阳光和水分,仍然可以绽放出传奇。
   另外一个情节写小鬼子在中国的地盘上捣毁鸟窝还欺负小孩的故事。  
  “小鬼子看得出他的心思,“小孩的,过来的,密西密西”,一个小鬼子招手叫他过去,从热锅了拎出一个大点的鸟蛋,直接塞到宗灼嘴里,却捏紧他的小嘴巴。
     宗灼烫得像杀猪般地叫,几个小鬼子乐得手舞足蹈”。
     小鬼子真有那么坏,我祖父就吃个他们的亏
      祖父一辈子有几次灾难,其中两次为日人所害。祖父在现在孝昌白沙卖工时,有一年冬回家经过白沙沙场(现某空降兵伞兵训练基地)时,不幸遭遇过日军追击新四军,因风沙弥漫,日人看不清新四军逃跑的方向,就用刺刀顶着父亲的后背要父亲指路,祖父急中生智故意错指方向,幸亏穿着厚棉袄和才幸免于难。祖父回到家时后背流了好多血。后来,祖父被抓到大冶铁矿给日本人做劳工,因痢疾逃离铁矿后(鬼子怀疑劳工有传染疾病一般会隔离或活埋),又被盗走盘缠和行李,一路乞讨月余才回家中。
一个中国小百姓,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虎口余生。
      因此,必须自立自强,强国强军,敢与亮剑, 在关键时期,涉及国家安全和民族大义的问题上,还要“不惜一战 ,不惜成本我坚持认为永远正确的。
       吾乡吾土,血脉交融 ,一种追溯,一种牵挂,一种热爱,一种期待,趁我本人业余还能喜欢写几个字,我应该热忱参加家乡的征文 ,参与是一种释放,是一种记录与表达,不想让那些有温度的往事,到我这儿就随风而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