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猴戏——儿时回忆》

(2011-11-22 08:52:00)
标签:

马连良

清风店

猴戏

儿时回忆

杂谈

《看猴戏——儿时回忆》

(图片来自网络)

 

看猴戏——儿时回忆

 

我喜欢京戏也是从在清风店居住时期开始的。小孩儿特别是男孩子都爱看“猴儿戏”——孙悟空、猪八戒的戏。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看马连良的《大闹天空》。有一年(大概是1954,清风店闹庙会,不少剧团到这里搭台唱戏。北京马连良的京剧班也赶来助兴。当时轰动了清风店周围方圆几十里。定县城里的人,与清风店毗邻的唐县、清苑县、安国县、完县(现在的顺平县)的人,还有更远一些的保定的人,都来清风店看马连良。马连良是京剧大家,那是红遍大江南北的名角儿,谁都想瞧瞧马连良长的什么样,看看他的实际戏功怎么样。

演出的地方是在清风店镇南街头,临近小河,剧场是个临时搭建的席棚。戏台更简单,下面是装汽油的大桶或者是农村装粮食的大瓷瓮,上面搭上老百姓家的大门扇。观众席的前面是十几排不规则的长条木板,后面和两侧更多的是观众自己带来的五花八门的各式板凳。那时,乡镇很少有电,演晚场戏点的是汽灯,也叫“气死风灯”。这种灯个头不小,打开时贼亮贼亮的。但它有个致命的毛病,就是好烧(坏)。所以戏班一般都准备好几盏,以备救急。马连良剧团的海报与其他一些剧团大同小异,写的是:主演马连良,另配“文武带打,灯光布景”之类的说辞。

   母亲是个马派戏迷,只要有马连良的戏就看。我经常跟她去。我个子长的矮,个儿小的好处是可以经常去蹭票——不买票入场。马连良的猴戏演得棒极了,他演几场我几乎蹭几场。看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回来我们轧花厂家属的几个小子就装孙猴子。父亲所在的轧花厂里有好几个大棉花垛,每个堆得足有两丈来高,这成了我们天然的“花果山”。我们一帮六七岁的小孩子,随便拿一根木条竹棍什么的就成了金箍棒或其他兵刃,开仗时,分成孙大圣和天兵天将敌我两拨,你攻我打,上跳下窜,刀光剑影,杀声震天,好不热闹。直打得天昏地暗,精疲力尽,我们一个个都变成了花里胡哨的小“怪人”才肯罢手。

   当然,既是打仗就免不了会有个把人时不时的受点伤挂点彩。为此,我这个主要“战犯”挨了父亲不少训斥,别的孩子也会跟着吃点挂落儿。但是,我们不长记性,挨了臭呲,过后就忘,依然是我行我素,模仿加自编自导自演猴戏接连不断,一路打打杀杀,在棉花垛上尽着性子折腾,乐此不疲。没办法,这都是叫马连良的猴戏给闹的,由不得自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