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女有别”——我的中学时代》(散文)

(2011-10-18 09:05:57)
标签:

中学生

女儿国

男女有别

少男少女

杂谈

《“男女有别”——我的中学时代》(散文)

(图片来自网络)

 

“男女有别”——我的中学时代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

   上初中的第一感受是自己长大了。从幼稚园到初小到高小,一直是男女同班。考上了定县一中,这个规矩就变了。一中的初中部实行男女分班,高中部则实行男女混班。另外,在定县一中上学也与过去不同。以往是走读制,如今是住宿制。这些变化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又换了一个人似的。这是在我成长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是心理上的一次巨变,一次飞跃。我——是 一个—男子汉了!

当时,我在的班是一中初中部59班,清一色的男生;我们班的对门是58班,是一个“女儿国”,只有四五个男生,张国军极有运气,他被编在了这个班。这种分班布局,使我切身体验到了什么叫“男女有别”。同时,对面的“女儿国”也给了我们这些半大小子们以极大的神秘感和诱惑力。你想啊,虽是同一年级,但人为地分成了两个世界。而且界线分明,几乎不能越雷池一步。上课不在一起,吃饭不在一桌,住宿有高墙阻隔,劳动只能远远相望,就是课间活动也是你是你,我是我。越是这样,越在我们这些混沌初开的毛头小子心中滋生着一种莫名其妙的焦灼感。

我还算不错,与对面的世界有沟通信息的渠道,就是张国军。我们俩是老乡,是小学同学,何况论乡亲辈他还管我叫叔叔(尽管他始终没有叫过),关系自然不算一般。我从他那里获取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比如,女生多男生少女生争着疼男生啦,男生在女生群中多么吃香啦,女生为了男生常常斗斗小心眼啦,有的女生主动给男生偷偷洗衣服啦,等等。这些经过张国军放大改编的信息,让我们这些另一世界的男生羡慕不已,以至于想入非非,还带有一丝酸溜溜的忿忿不平。

这种局面持续了好长时间。“男女有别”也带给我们不少好处。就是我们与“女儿国”展开了竞争:学习上的竞争,体育比赛上的竞争,文艺活动上的竞争,勤工俭学各种劳动上的竞争,等等。总之,这种竞争是全方位的,是发自内心的,是无形的外表下用有形的方式表现的,是竞争双方都能感受到的。我们这些少男少女就这样成长起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