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童书编辑必掌握的拼音校对知识(轻音篇)

(2011-09-18 16:14:06)
标签:

转载

分类: 杂七杂八
有规则的轻声词

有规则的轻声词多属于封闭性词类的词,为数不多,在这里尽可能的把属于这一类的一些常用词列举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 结构助词
只有「的」、「地」、「得」三个,都读轻声(de)。

(二) 比况助词
只有「似的」。两个音节都读轻声。

(三) 时态助词
常用的只有「著」、「了」、「过」、「来著」几个,都读轻声。

(四) 语气词
常用的有以下几项:
表示陈述语气的:「的」、「了」、「吧」、「呢」、「嘛」、「呗」、「啦」、「嘞」、「喽」等,还有双音节的,「著呢」、「罢了」。
表示疑问语气的:「吗」、「吧」、「呢」、「啊」等。
表示祈使语气的:「吧」、「呢」、「了」、「啊」、「呀」、「哇」、「哪」等。
表示感叹语气的:「啊」、「呀」、「哇」、「哪」等。

(五) 叠音的亲属称谓
常用的有「爷爷」、「奶奶」、「姥姥」、「爸爸」、「妈妈」、「公公」、「婆婆」、「伯伯」、「姑姑」、「叔叔」、「婶婶」、「舅舅」、「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第二个字都读轻声。

(六) 几个常用的意义较虚的语素
「们」:附加在名词或代词的后面,表示不定量的复数,例如:朋友们、我们、你们、他们、咱们,「们」字都读轻声。
「麼」:附加在一些代词后面,构成新词,例如:这麼、那麼、甚麼、怎麼、多麼等。
「来」、「把」:附加在十、百、千、万等数词或量词的后面,表示约数,例如「十来斤」、「个把月」等。
「子」、「头」:附加在一些名词、形容词、动词后面,它已完全失去了具体的词汇意义,虚化为名词的后缀,用来表示所构成的新词是名词。例如:车子、刀子、骨头、斧头(以上是加在名词后,仍表示名词);呆子、胖子、苦头、甜头(以上是加在形容词后,变为名词);刨子、剪子、奔头、念头(以上都是加在动词后,变为名词)等。

(七) 趋向动词
常用的有单音节趋向动词:「来」、「去」、「上」、「下」;双音节趋向动词「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过来」、「过去」、「回来」、「回去」、「起来」等。这些趋向动词,若是加在动词后面,全都读轻声。双音节的词,若是单独用,即把「上」、「下」、「进」、「出」等作为主要动词,则只有后一个字读轻声。

(八) 方位词
常用的有单音节方位词「上」、「下」、「裏」、「边儿」、「面儿」,双音节方位词「上头」、「上边儿」、「上面儿」、「下边儿」、「下面儿」、「裏头」、「外边儿」、
「底下」、「前头」、「后面儿」等等。双音节的词,若是单独用,即把「上」、「下」、「裏」、「外」等作为主要名词,则只有后一个字读轻声。

(九) 夹在重叠动词或形容词中间的「一」、「不」
「一」和「不」夹在重叠形容词或动词中间时,一般都读轻声。如「看一看」、「想一想」、「笑一笑」、「来不来」、「好不好」、「新鲜不新鲜」等。

(十)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一般后一个音节都读轻声
例如:跑跑、找找、试试、摇摇、看看、打打

(十一)口语色彩强的四字音节,第二个字是嵌进出去的无意义音节,都读轻声
例如:「罗哩罗嗦」的「哩」,「糊里糊涂」的「里」,「稀哩哗啦」的「哩」,「黑骨隆冬」的「骨」等。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