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战争可谓越来越疯狂了,奉行的是“被发现即被摧毁”。战争一开打,便开始侦察,来几次大空袭,把要塞和有可能成为堡垒的建筑统统摧毁,然后再派出地面部队“收尾”。
地面上不安全了,怎么办?
干脆搬到地下吧。很多国家开始加油挖暗堡、修地道,越挖越深,有的甚至挖了百米以下。并且,地方选的也妙,比如阿富汗的洞穴隐藏于山腰中,而伊拉克的巨大混凝土工事竟然深埋在沙漠中。
事实证明,这招确实管用!比如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虽然空袭整整持续了78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还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侦察设备和空中打击武器,但是靠着坚固的地下防御设施,南联盟的军队直到战争结束,还保持了相当的实力。
千呼万唤钻地弹
对地下工事的能耐,谁敢小觑?如何对付它们,是个大问题,不少大国的头头脑脑为此挠破了脑袋。话说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就琢磨着摧毁前苏联的地下核设施,开始研究钻地弹了。不过,进展那叫一个慢。
一晃30年过去了。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了。美国人决定帮助科威特教训教训伊拉克,便率领众小弟参加了战争。虽然他们的军事行动还算顺利,但是伊拉克的地下军事碉堡相当坚固,埋得又深,仅靠现有的武器,想炸毁它们,绝对没戏。怎么办?加速研制钻地弹吧!终于,美国人赶在海湾战争结束前推出了第一代GBU-28钻地弹。6米厚的钢筋水泥工事,30米厚的普通地面全不在它的话下。
钻地尖兵排排站
话说钻地弹们往那一站,嘿嘿,这个队伍相当彪悍。目前钻地弹家族有两个分支,它们各有各的“兵”。
第一个分支是常规钻地弹。它的弹头里填充的是炸药或高能炸药,对付一般的地下小工事绰绰有余,然而,现在人都学精了,把地下工事修建得又坚固又复杂,一般常规钻地弹还真啃不下这些“硬骨头”。而在这些常规钻地弹中,又有三个格外出色。
其中一位是,2007年美军实验成功的巨型钻地弹——MOP。这家伙长6米,重13.6吨,能装填超过5300磅的炸药装药,堪称“美军常规炸弹之王”。MOP使用BLU-109增强型弹头,爆炸威力是BLU-109普通弹头的十倍,可以攻击混凝土下28-48米的防御工事。
接下来的这个叫“深度挖掘者”,只有90千克重,本领却顶GBU-28的一个半,它钻地时使用的是“接力战”,即第一枚钻地弹钻过后第二枚接着上,这么做,很容易穿透10米厚的混凝土工事。
还有“鱼雷式钻地弹”,目前还在设计中,据说,设计者希望它钻地的深度是GBU-28的9倍,这意味着,它有可能钻透54米的混凝土或者200多米的土壤。但什么时候能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让我们慢慢等着吧!
第二个分支就是威力更大的钻地核弹。它的材料采用了贫铀,贫铀燃烧时,会形成一种烟尘,这种烟尘不仅很容易被吸入,且会在爆炸点几千米范围内的土地中长期残留。而一旦吸入或食入贫铀烟尘,人体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唉,只能说,这么恐怖的武器,还是不要问世的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