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到底是谁?

据说,就在1970年,有类似它们的生物“入侵”占领了美国的一个小城,差点吓坏了当地人的胆子。那么它们到底是谁?难道是——外星生物?
“不是,大家都说错了!”
不知怎么搞的,这事儿传到了怪事怪物研究会的首席研究员怪侠客,他仔仔细细研究了一会,“啪”地一拍桌子:“哈,这个我认识!”
没错,当年长满了美国那个小城的家伙正是它们的同类,不过它们并不是来自外星,而是一种非常奇怪,非常原始的生物,虽然会爬行,却不是动物;虽然生命中有一段时间静止不动,却不是植物;虽然靠释放孢子繁殖,却不是真菌。总而言之,它不是动物,不是植物,不是真菌,却同时拥有动物、植物,还有真菌的特性。
那它到底该归到哪一类?这个问题,曾困扰了相关专家很长一段时间。直到20世纪,它才被光荣地划到了和原生动物一样的生物界:真菌动物粘菌纲。“粘菌”就是它的大名。它不会伤害人,却能骗到你——比如这次,就让好多人晕菜!
这么一种怪家伙,其实并不少见,更不是只能在荒郊野外才能找到。至于你为什么不认识它们,很简单,一来它貌不出众,二来中国研究它们的人少呗。事实上,如果你的校园还没有完全被水泥所覆盖,如果你肯花点时间看完这篇文章,再去校园逛逛的话,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时间,你甚至能看见它们正在潮湿的落叶上缓缓地爬行着呢!后面还跟着一道黏糊糊的痕迹。
在粘菌的生活史中,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具有变形体的营养期和子实体的生殖期。

天呀,会变的它吃细菌
可以说,粘菌的一生是从孢子开始的(孢子有点像种子)。当孢子随风四散时,只要遇到合适的地方,比如有腐木、枯枝、落叶、枯草等腐烂的植物残留物的地方,便能萌发,生成一个个细胞。因此,如果你肯在自己的床上堆满潮湿的落叶,就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它们了。(该行为严重不推荐!)
对大多数粘菌来说,还是细胞的它们,最迫切要做的就是寻找食物,细菌、酵母菌、有机物碎块……都是它们心中的“美味”,而一旦有所发现,就会自由
“变形”,围住“美味”,直到吸收掉为止。
等细胞长得稍微大一些,便开始寻找伙伴们了,很明显,它们知道谁才是自己的同类,只要找到便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近乎透明的原生质团。这时的它活像个又小又笨的小动物,忙乎了一小时还爬不到1厘米。但是,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必要的遗传物质和各种生长元素,它都有。它还能像变形虫一样,以任意形状向任何方向爬行,只不过凡是它爬过的地方都会留下黏糊糊的痕迹。慢慢长大的它们什么颜色的都有,黄色的,还有红色、白色的……阴暗潮湿的落叶堆、腐木等就是它们的天堂。

哇,新生开始了
如果周围食物充足,在变形体阶段的粘菌们便自动分散开来,自顾自地狂吃。如果情况有变,比如气温升高、食物不够了,它们又会自发地凑到一起,越来越大,形成粘腻的一团,像变形虫一样,以任意形状蠕动着,“朝着光前进!前进!”
怎么着?它们连习性都要变了?no,它们在为新生做准备呢!等到了又干燥又亮堂的地方,受到光的刺激,它们便摇身一变,成了像毛发一样,有厚壁的子实体(不同粘菌的子实体的形状也大多不同)。慢慢地,子实体变成了橘黄色、巧克力色、蓝色、黄色或其他颜色。然后,等着,等着……一阵风吹来,噗――像细小的种子一样,成千上万个孢子又一次随风四散。如果停在适当的地方,它们便会发芽,开始新的循环……
更多美图,请看:http://englishrussia.com/?p=205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