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纱公制支数的定义
(2013-01-21 16:29:59)
标签:
公制支数 |
棉纱公制支数的定义:
公制支数(metric
count)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每克纤维的长度米数,单位为公支,其计算公式为:
Nm=L/Gk
式中:
Nm — 纤维的公制支数,公支;
Gk — 纤维的公定重量,g;
L — 纤维长度,m;
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公支所描述的是纱线在同样总量的情况下所能产出的纱线长度的一个物理量。
例如:
两批棉纱均为1吨,经过测算A棉纱为38支(英制支数),B棉纱为40支(英制支数),在采购时,A棉纱价格为25000元/吨
,B棉纱价格为26000元/吨,请问在购买时,对于机织企业采购员应如何选择?
注:1公制棉纱支数=1.715*1英制棉纱支数(或1英制棉纱支数=0.5831*1公制棉纱支数)
答:对于1吨A棉纱,其纱线长度为
La=Nm*Gk=38*1.715*1000000=65170000米=6517万米
对于1吨B棉纱,其纱线长度为
Lb=Nm*Gk=40*1.715*1000000=68600000米=6860万米
由于纱线最终织成布后是按米计价的,那么A棉纱比B棉纱将减少产出:
(La-Lb)/Lb=((Nma*Gk)-(Nmb*Gk))/(Nmb*Gk)=(40-38)/40=0.05=5%
最后计算A棉纱如果需要产出B棉纱同样长度的棉布时,我们需要采购A棉纱重量为:
LA=1+0.05=1.05
需要付出的A棉纱总价为:
A棉纱总价=1.05*25000=26250元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如果只是的简单比较38支棉纱和40支棉纱的价格,或许有的生产商会觉得38支棉纱投入生产成本更低廉,其实不然,如果按照以上价格购买38支棉纱的话,不仅会造成织出来的成品布超重,还会增加额外的棉纱采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