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有感《启功给你讲书法》

(2018-04-27 10:00:10)
标签:

育儿

分类: 妈妈读书心得
第一次读书法类书籍,缘于闺女上书法课,我也跟着喜欢上了书法。但毕竟是门外汉,还要自己多吸收点儿专业知识,偶然图书馆里看到这本《启功给你讲书法》,本以为会很专业难懂,谁想老先生的书里透着豁达幽默,口述成文,口述此书时已是84岁高龄。
开篇第一章及后面数章都从破除迷信,冲破误解中展开,谈到学篆、隶、草、行,字体无所谓顺序、高下之分。用笔并不神秘,选笔要合自己的手和习惯。学字要找到真书结字的黄金律.......对书法门外汉的我,确实太需要这样专业又真挚的开诚释惑了。
摘录一二备忘:
*写字经验:第一、不要自卑;第二、不要乱问人。临帖完,自己对帖找毛病,用红笔在原字上改正。
*楷书要注意它的笔画的来去顾盼,不宜一笔只当一个死道去写。
*写帖主要抓结构。
 横笔一定要写起来自然向右上微微的斜一点儿。最害人的一句话就是“横平竖直”。
*写字:第一、不要注意中宫,而要注意四个五比八的交叉点。(这ABCD四个交叉点就是古代字的结构所注重的地方)
            第二、不要真正的横平竖直。
*选择碑帖,哪个好?
  喜欢哪个就选哪个。帖可以由自己来选择,可以换。
*临帖要明白:第一,为什么老临不像;第二、为什么要临它。
*临帖不像怎么办?
  你学的是那种方法,照他那样写,我们看着好看,违反那样的规律来写,我们看着就别扭。我们学的是他们的方法,并不是说一定要写得完全和他们一样。
*选择碑帖临碑帖可以有自己的创造性,也可以按照古代已有的方法去做,吸取其中最有效的成分,为我们所用,为我们创作做借鉴。
*学写字的方法
  第一遍,临帖找着帖上的字写
  第二遍,把帖放在底下,拿薄膜给它描一下。好处是,研究这个字的笔画之间的距离是多长多宽,位置在哪里,这两笔这四笔,它们是什么关系,距离多宽,拉着多长,在何处拐,走势是怎样的。这样实际调查。
  第三遍,再拿眼睛看一回这字再写。
  每一个字都这样写三回。
*行书宜当楷书写,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书宜当行书写,其点划顾盼始不呆板。
*执笔:执笔要松,自指尖、手腕、肘、肩,无一处用力才好。
*多临帖,多写些楷书、行书,多临名家墨迹,少看今人书迹,多看古人墨迹,则血脉俱活。(如写隶书,务必多看影印的竹简墨迹。)

附录:漫谈学习书法
(一)笔顺:汉字结构,不论繁体或简体,每字的笔划次序,绝大多数是有一定先后的。要遵从笔划的先后次序去写,大多先左后右、先上后下。
(二)结构:首先要比较匀称;其次笔划与笔划之间,空白要比较匀称;再次要有聚散,每一字靠中心的部分,最要条理分明。
(三)执笔:最主要的是不可以用力过大,掌心地方攥得太死。
(四)选帖:写字最好常看好字,古代有人说:“临帖不如读帖”,即是说机械的模仿不如了解它的道理(当然只看不写也不成功)。最好先学楷书,不可先学行草。毛笔字的帖也可以用来学钢笔,学字的结构安排。小字的帖可以放大来写,大字的帖也可以缩小来写。
(五)练习:练习写字不必非要好笔、好纸、好墨。凡一下笔,便注意想想字帖的风味,有意识地把字写得好一些,“此即是学”,便能很快见到效果。如果不信,请试试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