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475
- 关注人气: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徒步千年古道,探寻秘境仙人洞
(2023-11-29 10:38:12)
11月25日,一行11人前往永嘉陡门。驴行路线:陡门→棋盘岭古道→鸡笼岩→鸭落洞→仙人洞→陡门。
陡门村四面群山环绕,风光秀美,建村历史悠久,具有众多古迹。相传古代乐清瑶岙女嫌山区无河可划龙舟,不愿与陈氏通婚,村民为迎合新娘心愿,特地在村涧中筑造陡门,积水成湖,每年端午照常游划龙舟。现今水口陡门闸遗址尚在,村名因此而得。
陡门景区为永嘉七大景区之一,陡门村是该景区的核心,周围共有景点50余处,岩峰耸立,洞穴奇异,植被丰富,溪流娇媚,因此被称之为“仙境陡门”。
我们从村后棋盘岭古道拾级而上,棋盘岭古道是著名的永乐古道,已有千年历史,古道基石至今大部分完整,只是两侧茅草很长,许多地方要弯腰侧身而过,走得有点吃力。
永乐古道又称“永乐通衢”,是连接永嘉、乐清两地经济、文化和亲情的纽带,也是著名的贩盐、木材交易的商道。从五代十国以来,永嘉、乐清两地的村民便翻山越岭,互换货物。经岁月风霜,到了南宋时期,永乐古道逐渐成型。
古道像是一首绵延悠长的诗,记载了许多光阴和故事。在那个没有马路与汽车的年代,古道也成为了连接着两地经济、文化与亲情的纽带。
经过一个小时后,我们爬完了古道,沿着山脊的盘山公路走向鸭落洞。
站在顶上,远山峰峦起伏,鸡笼岩、鸡冠岩、饭蒸岩。百两岩诸峰俊秀,奇石林立,如此“仙境陡门”之称的确不是徒有虚名。
我们一直沿公路到了鸭落洞,鸭落洞原名隘螺洞,洞形如田螺,位于山顶峭壁之下,坐南朝北,洞中建祠,始于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我们到时此洞正在大建土木,全部拆除重建。鸭落洞分三个洞体,别有一番洞天,四季泉水喷涌,是一处避暑胜地,洞中供奉的主要是传说中的杨家诸将,所以隘罗洞也称护国洞。洞中还有修砌整齐石桥,石床、石桌、石凳摆设其间,常年香客不断。
从鸭落洞返回后,继续沿着山道探寻网红打卡点一一仙人洞。
仙人洞藏在百两岩的北侧岩壁上,一般很难找到。百两岩原名百裂岩,岩顶海拔692米,岩体高达160米,长200米,犹如一块大屏风矗立在陡门村的东面,雄伟壮观,传说陡门村富户陈祉元原纳田粮银九十九两,为了多纳税贡献朝廷,就把百裂岩当作自己的田亩数凑足税银一百两,从此百裂岩就改名为百两岩了。
去往仙人洞的山道崎岖曲折,先是借用前驴布下绳索攀爬而上,有二处攀爬岩壁都是危险路段,只能小心翼翼而过。
穿过一处岩壁下的石隙山洞,又是手脚并用的上坡。前方又出现了一道坎,一处岩壁需要横切。幸好加上这里被人架上了二根树枝可踩脚,只要小心点,倒也顺利过去。
仙人洞洞深约五米,宽约七八米,高十多米,从深处往外窥探,洞口呈一个立着的鸭蛋形,边缘形状圆润,甚是神奇。站在洞里往外看,远处连绵山势均入镜面,尤其是那座昂首天外的空岩山正居中心,层次鲜明。
其实这里应为仙人洞,传说中的仙人镜应是在附近的一处岩壁穿洞。但显然这里的景观,更像是一枚仙镜的感觉。自被驴友发现,在坊间传开了之后,张冠李戴的仙人洞于是变成网红的仙人镜。
洞口壁上有多处岩钉挂片,显然是很多驴队在此速降取景后的遗留。我们没有这些装备,只能在洞口摆拍留念了。但即使如此,此情此景也让我们大呼值得了。
要拍全如镜面般的洞口,需要在最深处攀高取景,还最好是广角的镜头。由于洞里光线比较暗,人像拍摄不怎么清晰。
仙人洞玩拍后我们原路返回,返回时又要经过二道险关,有了前面的经验,在大伙们互帮互助下,我们都安全通过。
我们环线一圈回到了原点,历时5小时,行程10.20公里。
一天的驴行虽然有点疲惫,特别是探寻仙人洞这段,走得艰辛,但收获满满。真是不虚此行!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