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2023-09-05 10:45:20)
分类: 驴行路上
       天气已转凉,停了三个月的户外活动今天又出发了。计划路线:白峰山穿鼻洞小环线;温岭十八道地景区。
      我们一行16人,上午9点开始从山脚李婆桥村徒步而上,沿着石级半个小时左右,到达顶峰白峰山观音堂。
    “白峰山”位于温岭市箬横镇西侧偏北,与著名的晋山南北相椄呼应。“白峰山”系北“雁荡山”余脉东侧余廷部分,海拔高度212.4米。山体西起浦岙、东至晋岙,长度约4.4公里,是释道圣地。基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释之“观音堂”,道之“红岩观”。被称为温岭的小“布达拉宫”。
      据【温岭县志】记载,“红岩观”因白峰红岩壁得名,属于市级风景名胜区,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原来的名称为“红岩大神庙”。由于其所处地势高,十里之外即是东海,且到琉璃灯彻夜长明,逐渐成为旧地温岭东南沿海渔民定向指路的航标灯。
      进入宋代后,箬横沿海相继进行大规模的围海造田,至今往南边隘顽湾走,共有九个海塘的影子。因此,白峰山逐渐变身为内陆山体,如今早已看不出先前的模样。
     “白峰山”也有其军事硬气,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据【明史】记载,嘉靖年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经过一番整顿后,戚家军一路节节胜利。
      话说“戚继光”帐下有名将领被倭寇所擒。待其逃出来时,已经发现“戚家军”已遭朝廷阉党所害。为了躲避追杀,他就来到了“白峰山”。凭借其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遁入隐居。朝廷几经派兵搜寻无果,终于放弃。该将领后在“白峰山”的北侧,晋山“雪山寺”出家。
      站在顶上瞭望台往东望去,东南美景尽收眼底(能看到新河镇和松门镇)。它不愧是东海的导航地标灯塔,默默无闻中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从无到有、从昨天到今天……
      我们游走了温岭的小布达拉宫,沿着小脊走向穿鼻洞。
    “穿壁洞”[也叫穿鼻洞],洞高约十七八米,宽有十米左右。相传是东海渔船遇强风巨浪,船绳系“穿壁洞”避险之用。现在实地去看,这个“穿壁洞”内部尚存吊船绳索留下的痕迹。如今仙人虽去,但是旧迹仍在,只是沧海桑田,不复有海,变岛为山了。
       今天,我们来到了白峰山游览,亲眼目睹了这里的山水风光,也亲耳聆听了以往的传奇故事……
      下山到山脚湾张村,沿着绿道乡村美景值得欣赏,中途经过白虎庙没进去游览有点遗憾,大伙们只想着中午腐败。
      中午我们在箬横镇区的一家酒店就餐,酒足饭饱后一个个懒洋洋的,再加上天空下起了小雨,下午的行程十八道地景点就此夭折,留点念想下次走,回家顺路去了大溪千年古寺~流庆寺打卡。
      流庆寺属温岭四大古刹之一,始于后晋,盛于斯世。寺院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潘郎五峰山南麓,居群山环抱之间;寺内古樟参天,修竹苍翠,历史上为台州境内知名的净土宗大寺。1992年,列入温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为金刚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西方殿。清嘉庆十四年(1890)重建。文革期间,金刚殿、大雄宝殿被毁,仅有西方殿。1987年大雄宝殿重建,山门得以修缮。寺内文物之多,旧有文物大都毁于“文革”,现在收藏多是近年陆续搜集起来的,其中有清朝李鸿章、陆润庠、何绍基、喻长霖、范鼎三及知名和尚了生对联卷轴,现尚保存完好。另藏《大藏经》一部,是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于1990年所赠。
       山门内南侧,一株巨樟,三人合抱之粗,树龄三百余年。巨樟之东,地面高起米余,平阜如坝,乃昔人垒土而成,为挡风水(是以此寺门不朝南,天王殿南无屏风墙),阜上复有巨樟二株,亦三人合抱,龄三百余;另有松、枫、樟、柏,横列而错缀,树龄逾百年者有三十株。
      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还来不及感叹,快乐的一天就过去!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温岭白峰山小环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