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琢玉成器育英才  治病救人尽忠诚

(2009-11-23 11:43:14)
标签:

杂谈

分类: 杏林传真

琢玉成器育英才  治病救人尽忠诚

-----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创建省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纪实

 

“救护车儿嘟嘟叫,急症病人最需要。拨打电话一二零,医到病除平安了……”看是简单的一首儿歌,却道出了急诊急救的重要性。很多人对医院的第一印象,都是从急诊科开始的。

急诊科是体现医院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的“第一窗口”,也是关系医院形象、影响医院发展的重要部门。近几年来,市中心医院下大力将急诊科的建设与发展作为医院的重中之重优先发展,坚持科学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原则,加大对急诊科的投入,使其硬件、软件设施迅速改善,应急处理能力大大提高,急诊科也因此筑巢引凤,成为了人才培养的摇篮。

小科室卧虎藏龙,既有“高手”又有“绝招”

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成立于1986年,在开科之初,条件艰苦,设备简陋。没有固定的医师,没有急诊病房,只有一间抢救室,几张留观病床。在院党委、院行政的领导下,经过几任科主任及几代“急诊人”的呕心沥血、艰苦创业,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人员配置合理、抢救设备先进,且独成体系的专业科室,形成了一个有固定专业人员的急诊医学专业团队。

结构合理的护理人才梯队:急诊科护士长朱小青(学历本科,研究生在读),主管护师,是孝感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18年护理生涯,从事急诊工作7年。护理人员学历结构为本科12人,大专10人,中专4人。护理人员职称结构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0人、护师8人、护士7人(其中轮转护士7人)。护理人员工作年限为10年以上16人,6~10年3人,3~5年7人。

门类齐全的急诊项目:急诊科承担着孝感市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及急危重症患者监护工作。包括呼吸、心跳骤停;各种危象;突发高热;急性外伤:如胸、脊柱、四肢部位的创伤、烧伤、骨折;急性大出血;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高血压;昏迷、晕厥、抽搐、休克、急性肢体运动障碍及瘫痪等;呼吸困难、窒息、中暑、溺水、触电;急性腹痛;急性感染;支气管及食道异物堵塞;急性过敏性疾病:如严重哮喘、急性喉炎等;各种急性中毒;急性尿潴留;急性眼部疼痛,红肿,突发视力障碍急性青光眼,电光性眼炎及眼外伤等疾病的抢救与护理。

先进一流的抢救设备:抢救室病床数2个,急诊手术间1个,观察室病床数10个,急诊监护病床2个,急救车2台。固定资产230万元,其中大型设备已逾百万元,拥有心肺复苏机、心电图、心脏起搏/除颤仪、呼吸机、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负压吸引器、便携式超声仪、给氧设备、吸胃机、床旁X线机、血液净化设备、血气分析仪等设备。

成绩突出的临床科室:科室主任、护士长及多名医护人员参与的一项科研《孝感城区院前急救季节流行病学分析 》,于今年10月27日经省专家组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科护士长于2006年12月份参与的科研《柴夏滋阴方剂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和2007年参与的科研《病房住院总护师岗位的设置与效果评价》均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科室还承担孝感市社区急救技能培训和全院的急救技能培训工作。科室每年承接、培训进修护士2人,接受临床实习护生逾80人。近5年的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3项,近3年发表论文10篇。急诊科承担湖北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和孝感市护校的临床教学及实习带教任务,负责本市各级医院护理进修生的带教工作;同时积极参与省市各项科研及学术活动。科室护理工作量不断增加,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危急关头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急诊科在2006年“三优”医院评审中表现突出,被评为“三优”特别奖,2007年和2008年连续二年获得“院长特别奖”,2007年还荣获“先进科室奖”和“重大抢救成功奖”,2008年荣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贡献奖”、“重大抢救成功奖及优秀护理单元”。2009年荣获“孝感市青年文明岗”称号。护理学科带头人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护士”。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急诊科医护人员平时努力工作分不开的。

每逢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总是战斗在抢救伤病的最前线,医护人员都是一声令下,冲锋在前。例如:2005年“7.22毒鼠强食物中毒”、2007年“1.30硫酸二甲脂毒气事件“和“3.24京珠高速大型车祸”、2008年“4.26”双峰山大型车祸”等。

2005年7月22日,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池庙村36名村民发生了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这批中毒患者中,年龄最大者90岁,最小2岁半,他们不同程度出现呕吐、抽搐、烦躁、昏迷等深中毒反应,急诊科立即对症对患者进行洗胃、给氧、镇静等抢救工作,由于采取了有效、有序、科学和综合的治疗方案,确保了无新增死亡病例,这对当地消除家属恐惧心理,稳定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

2007年1月30日晚8时至9时,一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自北向南行驶,途经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至朋兴乡时发生泄漏,致使一百余人接触有毒气体,几十名行人因出现胸闷、眼睛流泪、呼吸道水肿等中毒症状到市中心医院就诊。绿色通道及时开通,抢救工作进行得紧张有序,先进的通讯设备一路绿灯,没有一个电话不通,没有一个接到电话的急诊医护人员不是以最快的方式赶往医院,赶到患者的身边,没有一个环节断开。送来的伤病员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安置和进一步的治疗。

同年3月24日清晨,京珠高速公路孝感段被浓雾笼罩,发生多起追尾事故,共有23辆货车、小轿车相撞,造成19人受伤,4人死亡。公路也因此堵车三个多小时。急诊科马上组织10余名医护人员到岗,并赶到现场指导救护。他们趴在货车车头上,为被夹在驾驶室里的货车司机清理包扎伤口。听说有的伤员还饿着肚子,他们便把输液用的糖水盐水拿出来给司机喝,补充伤员体力。然而,我们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却忍着饥饿与寒冻,把所有的可饮用水留给伤者。再累,他们也要挺着,将伤者一个个抬上救护车。

2008年4月26日,一辆载有36名师生的大巴车,在孝感双峰山景区回龙寺山庄段冲下山腰,1名学生当场死亡。在院领导的指挥和兄弟科室人员的支持配合下,急诊科医护人员积极投入到转运、检查、救治的工作中,将受伤学生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钢铁”是这样练成的

为了适应急救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满足社会和病人需求,促进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与护士学历、职称相结合,使之稳定急诊急救护理队伍,推动急救护理事业的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湖北省卫生厅于2009年启动了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工作。

为争创省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市中心医院成立了以分管护理工作的副院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临床带教老师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急诊科成立了护理教学质量管理专班,制定各级职责,分清各级教学重点,保证教学实施,形成了逐级抓管理、逐层抓落实的管理模式。

为满足急诊专科护士培训需要,医院进一步加强护理部示教室、咸宁学院孝感本科班示教室及护校示教室,配备有投影仪、电脑、操作模型等教学设施;急诊科一方面加强科内业务学习培训,增加护理人员的实战操作技能,另一方面,

依据《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制定了急诊科工作制度、抢救室工作制度、急诊首诊负责制度、急诊分诊程序、分诊制度、危重病人会诊制度、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制度、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及管理制度、护理缺陷事故方案预案、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急救毒麻药品管理制度、护理查对制度、急诊科交接班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按照省卫生厅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创建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各项急诊技术的抢救流程,如:呼吸心跳骤停急救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流程、急性左心衰急救流程、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救流程、主动脉夹层急救流程、急性脑血管病急救流程、哮喘急性发作期急救流程、急性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输液反应急救流程、戒酒硫样反应急救流程、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流程、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流程、电击伤急救流程、重度多发伤急救流程等急救流程,要求科室护理人员将急诊技术流程熟记于心、操作自如。

急诊科面临的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多变,救治的过程中各种先进监护仪的使用、生命支持装置操作、最新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都要高素质的医务人员。急诊科制定并实施了急诊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意识的培训方法,注重能力培养,取得了较好效果。第一,通过分组制对急诊护士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护士急救意识增强。能主动对疾病进行观察和判断,进行主动性护理,能够及时巡视病房,主动观察抢救、留观、监护病人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病情变化,能及时给予初步处理并报告医生做好对症处理。第二,通过系统的培训,使科室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提升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该科护士“三基”理论知识平均成绩由2007年的85分提高到了90分;操作考核平均成绩由2007年的87分提高到了91.5分。第三,通过分组制培训使护士能结合临床实践,学以致用,调动了科室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在全科内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明显地提高。奖惩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制度,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

根据省厅对培训基地的要求,急诊科还制定了严谨、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严格的审查,选定教学设施齐全的固定教室作为长期理论授课的地点。现在急诊科的6名带教老师均具有较高的急救医学理论知识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了各专科疾病的抢救及处理程序。科室明确规定带教老师必须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护师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工作责任心强、语言表达能力强、沟通能力强、具有较强的临床带教能力和授课技巧、在市内各院校担任过急诊相关课程等条件。科室通过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对急诊护士进行在职培训,全科护士业务学习、操作培训、专科培训每月一次;全科低年资护士、新调入护士、轮转护士、进修护士和实习护士培训每周每月按计划培训;全员全年参加心肺复苏培训100%,合格率100%。

近几年医院选送多名高年资护士到华科大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上级医院参观学习,参加省内外各种学术交流和学习。2009年3月和9月先后选送2名青年护理骨干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进修。选送1名高年资护士参加湖北省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目前已完成理论学习,正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行临床学习,下月将赴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进行临床学习。

急诊科通过不间断的选送急诊专科护士外出学习培训,不断完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提高护士对急危重症的快速应变能力和抢救能力,真正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使绿色通道更畅通。培训后急诊护士应急大大增强,急诊护士掌握了全面的医学常识,能对疾病进行观察和判断,使院前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科室每年3月份及9月份分两批承接院外进修人员,每批1~2人;另每年承接各大院校护理实习生近80人来急诊科生产实习。

常人认为,急诊没有什么专业性,急诊科医生是万金油,什么病都看,什么病都看不好。其实,急诊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学科,急诊医生要通过专业培训,准入考核方可独立上岗。首先,急诊科建立了长期的考核评价制度。护士每月每项科目至少考核一次,护师每季度每项科目至少考核一次,主管护士每半年考核一项,进修护士每周考核一项,特别加强对低年资护士和新调入护士的考核力度。考核内容为“三基”理论、急救技术、50项技术操作、岗位职责、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采取分组考核模式,由各组考在月初制定考核内容和指定被考核人。急救技术以给氧、吸痰、电除颤、洗胃、心肺脑复苏等急救技术为主。其次,科室每半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演练,主要模拟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发生后,所有应急小组成员在接到通知后到岗时间,以及赶到现场后即予以考核其分检、协调、处置、抢救、统计等应对措施和相应理论知识。最后,采取奖惩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将考试成绩登记在册,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核。考试成绩优异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优先考虑评选评优,不合格者科室将指定专人帮其限期改进。 

通过不断加强急救护理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市中心医院形成了一支急救技术过硬、护理操作熟练、服务态度优良的护理队伍。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危重病人死亡率降至5.04%,抢救成功率由2006年的66.67%提高到了94.95%,病人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率由以前的90提高到了94%。

甘为人才铺路石

 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是培训工作的关键,为此,市中心医院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教学控制方案,对带教老师的资质进行优选,对培训对象进行制定分层培训计划,进行针对性教学,所有培训对象均按考核计划参与科内各项考核。在授课方式上,采取理论讲座、病例分析、操作示范、临床实践等多种形式。对带教老师的授课要求:课前准备要充分;教学态度认真,教学作风严谨;教书育人,重视德育教育;尊敬老师爱护学生,增强师生间交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带教老师不断增长教学经验,培训对象不断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医院非常重视临床教学工作,为咸宁医学院孝感本科班、湖北职院和孝感市护士学校等多家高等院校上临床课。医院教学氛围浓厚,教学相长,涌现了很多“既能做又会讲”的授课专家。

为创建省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市中心医院落实急诊科建设设施,对急诊科给予重点扶持和重点倾斜。急诊科将按省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建设标准,从护理质量、专科队伍、学术业绩、科研教学与科室绩效量化考核,不断提升急诊护理品牌。一要依据《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进一步规范化建设急诊科。二要加强内涵建设,以“服务+技术+责任”为宗旨,保障护理工作安全开展。三要树科研新风、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每年申报一到二项新业务与新技术。四要深入开展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为社会培养急诊护理精英。五要参与新门诊楼规划与设计,为新急诊科添砖增瓦。

“乘风破浪勇往前,扬帆起航正当时。”相信,在孝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湖北省卫生厅和孝感市卫生局的指导下,在同济医院等上级医院的帮助支持下,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必将达成心愿,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把希望播种,让生命延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