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再也不用为在外没有WIFI而烦恼 |
南通自古被称之为“崇川福地”。为什么被称之为“崇川福地”的呢?
先说“崇川”:南通在很早以前还在江海之中,后来滚滚的长江带来大量的泥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东海边不断地沉积,逐渐形成了一块沙洲。当时称它为“胡逗洲”,它就是南通这块地方的最早称呼。到公元958年(五代后周显德五年)定名为“通州”。北宋期间曾一度改称为“崇州”,另有别名“崇川”。清代又复称“通州”(北京有个郊县当时也称“通州”,那是“北通州”。曾有一妙对云: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民国期间(1912年)改称“南通县”,新中国成立以后设置为“南通市”。
再说“福地”:南通(崇川)自古以来得天时、得地利,历来非兵家必争之地,远离兵刃之祸,是偏安一方的乐土。再则南通一直是一个风调雨顺的,极少灾荒的鱼米之乡,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明代的开国元勋、朱元璋的大军师刘伯温路过南通甚为感慨,乘兴提笔,挥豪泼墨书写出一幅“崇川福地”的大匾额悬挂于南通城隍庙内。自此,南通这块“崇川福地”便开始享誉整个神州大地。
前一篇:南通城隍庙(二)
后一篇:《市民论坛》留言 (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