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普勒三定律

(2007-01-27 14:56:23)
分类: 其他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运动,太阳在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http://www.wiki.cn/w/images/b/b8/Kpl-dl1.gif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之间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总相等。
  用公式表示为:SAB=SCD=SEK
 http://www.wiki.cn/w/images/f/f9/Kaipul50.jpg
http://www.wiki.cn/w/images/1/18/Kpl-dl2.gif
  1609年,这两条定律发表在他出版的《新天文学》上。 

  1618年,开普勒又发现了第三条定律: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恒星时间(Ti)的平方与它们轨道长半轴(ai)的立方成正比,即 http://www.wiki.cn/w/images/d/d9/0264-05.jpg 用公式表示为:

用公式表示为:a3/T2=K

  • a=行星公转轨道半长轴
  • T=行星公转周期
  • K=常数

http://www.wiki.cn/w/images/3/32/Kpl-dl3.jpg
 
此后,学者们把第一定律修改成为:所有行星(和彗星)的轨道都属于圆锥曲线,而太阳则在它们的一个焦点上。第三定律只在行星质量比太阳质量小得多的情况下才是精确的。如果考虑到行星也吸引太阳,这便是一个二体问题。经过修正后的第三定律的精确公式为:http://www.wiki.cn/w/images/b/b1/264-02.jpg


式中m1和m2为两个行星的质量;mS为太阳的质量。

从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也可以推出开普勒定律,只是需要对其中第三定律进行修正,即改成http://www.wiki.cn/w/images/0/02/190-01.jpg常数,其中M和m分别为太阳和行星的质量。
1619年,他出版了《宇宙的和谐》一书,介绍了第三定律,他写道:

认识到这一真理,这是超出我的最美好的期望的。大局已定,这本书是写出来了,可能当代有人阅读,也可能是供后人阅读的。它很可能要等一个世纪才有信奉者一样,这一点我不管了。

开普勒发现的行星运动定律改变了整个天文学,彻底摧毁了托勒密复杂的宇宙体系,完善并简化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

开普勒总结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对天体精确观测的记录,经过辛勤的整理和计算,归纳出行星绕太阳运行的三条基本规律。开普勒定律只涉及运动学、几何学方面的内容。开普勒定律为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此三定律也是星球之间万有引力作用的必然结果。
 
这是总结了,多处网站提供的资料,若有不详细或有错误的地方,请及时告诉我!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