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11看点:天猫爱吆喝、京东疲软、苏宁迅猛、国美不争气

(2018-12-07 14:11:31)
标签:

it

分类: 移动互联网

今年的双11是越来越热闹了,由去年的天猫和京东,逐渐出来了更多新的面孔,如苏宁、国美,但是在双11的推广策略中,苏宁应该是最成功的一家,在双11的前半个月中,甚至截止到目前为止,苏宁易购的App长期在苹果排行榜前列,排名永远高于天猫,京东,甚至在前半个月中甚至经常排名第一,使得其下载量有时候比天猫,京东还高。可以说,今年双11最成功的电商平台——非苏宁莫属。

天猫呢,吆喝声非常大,阿里集团出身,有钱有喇叭,不仅互联网上所有的能放广告的地方都放了广告,但是App的下载量基本还是老样子,没有什么增长,你看他的排名,就连双11当天也是没有超越苏宁易购,所以说天猫不仅花了巨额的广告费,还花了很多钱的吆喝费,但是效果并不怎么样,但是有的人会说,他成交额2135亿,我告诉你数字是很容易造假的,特别是这么多年的天猫,很容易,但是到底有没有造假,造假多少,我们不可获知,据说双11当天是不允许退货的,你看这一招就锁定了很多订单,当然,外面还有很多刷单大军等等......阿里现在就是虚张声势拉股价,强制炒作赢人心,但是真实的情况如何,做为一个行业资深人士,我并不看好。

京东也是如此,现在京东基本上也发展到了极限,甚至连搜狗输入法的打字界面都放了双11的广告,害得笔者打字的时候一不小心就点了那个图标上,进入了京东的小程序,对于搜狗来说,能赚钱任何地方都可以放广告,你给我将用户体验?一边凉快去。所以说真正的用户体验是有情怀的人才有的。另外就是京东背靠着微信这个巨大的流量入口,现在就靠微信倒流了,但是到底能倒流多少,不敢肯定,毕竟微信给游戏导了那么多的用户,还能拉动电商多少,不敢说,毕竟在今年的双11战场中,京东处于非常疲软的状态,排名毕竟靠后。

最后说下国美,前段时候国美出了一个文章,据说国美某个大人物要出来,要搞大事,要干掉天猫,干掉京东说的非常邪乎,不过现在来看,国美今年的双11确实发力了,而且拉了很多人做分销,但是现在从排名上看,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以为你一看他们在苹果榜单的排名基本在400多名,基本是没有什么戏了,之前国美文章上说的要干掉这个那个的那个气势,一点没有看到。对比了这四家,发现今年的苏宁易购可以说是一个大肥年,而且苏宁的双11活动做的确实不错。

从对用户的激励来看各家的策略

先说发优惠券,这种套路大家都会玩了,没有什么新鲜度,所以就不说了,就说点新鲜的。在用户策略方面,天猫搞了10个亿的活动,让用户天天积累的那个什么图标,签到......还发动很多用户积攒,这种low逼的东西,看着金额很大,但是对用户来说,难度比较大,而且完成了对用户的好处太少,比如笔者完成了最后分了2块多的券,基本没有毛用。当然有其他朋友也完成了分了几毛钱。所以天猫这种声音大,雨点小的作风,真是摸头了,而且我从一开始就非常鄙视天猫这种活动,因为我知道到最后你分不到什么东西,从之前双11的红包活动就可见一斑。很多用户可能奋力的完成了,最后就给你几毛钱的券,还要购物满100元才能用,用户被耍的团团转。甚至我曾经买的奶粉,在双11期间,由平常的价格175涨价到了221,真是坑你没有商量。

套路这个东西,你玩一次可以哄人,玩两次可以骗人,玩多了,没有人陪你玩了,你可以用数字自欺欺人骗自己,但是你骗不了用户。电商平台大战的最后,真正赢得胜利的还是真正对用户优惠的人。

京东的用户策略呢?优惠券也是正常发,偶尔还搞了个什么活动,11.11抢东西,但是你基本抢不到,到底谁抢到了,无可奉告,自己家人写的程序,想怎么操作就可以怎么操作,对外可以说,用户量太大,你们没有抢到啊,关键这个东西早期就被媒体曝光过,同样的套路,一直玩下去,上当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今年双11京东的用户活动策略,没有看出什么新的花样来,最后对媒体公布了一个下单额1598亿,这个数字也是比较虚的,你把京东上的几十万的茅台,你下个几千单,瞬间都过亿了。这种数字好做啊!

再说苏宁易购的用户策略,我感觉是非常成功的,至少让笔者真正的感受到了,直接注册新用户,送你满30减30元的券,30元能赶上?还真能干不少事情,最起码家里的纸、零食、一袋面都是可以的,再领个运费券,基本不花钱,不花钱送上门了,当然你如果推广一个新用户,还能获得10元的券,对一个用户来说,看得见的成本是40元,这种好处是彻彻底底的给了用户。所以在双11前半个月,到双11过后的一周内,苏宁易购的苹果榜单排名一直是所有购物平台的之前的,用户都是聪明的,真正给用户好处的,用户会一起把你推上榜单,苏宁易购的做法最实在。

最后说国美的策略,让用户帮忙卖东西,做分销,佣金多少呢?1万块的东西通过你分销卖出去了,分你十几块,几十块的东西卖出去了分你几毛钱,国美对用户的激励策略真是大方啊,几毛几十都敢送.......笔者甚至还混入了国美的分销群,除了他们的那个群主在大声吆喝之外,没有看到什么动静。。。。。。这种用户激励策略非常失败,苹果上的国美榜单排名,可以看出国美的不争气。

从各个平台的推广方法来看

天猫今年甚至多年都是广告界的金主,今年也不例外,在行业群中,很多推广渠道都早早把天猫的广告位预留了出来,双11之间只接天猫的广告,为什么?给钱多啊。所以在今年双11的广告中,我看到的天猫广告是非常多的,连360的弹窗都谈个不停的双11,支付宝的首页位置都是天猫的广告,网页上你只要一步小心就点到了天猫的广告......总之,我用广告砸死你。但是从整个榜单来看,广告貌似并没有吸引到多少用户,因为真正的苹果榜单上,天猫并没有排到最前面。花了这么多血本,连最简单的排名都没有排到第一,可见广告效果不怎么样。

当然京东的推广套路基本也是广告,但是并没有阿里有钱,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感觉没有什么可以点评的。

苏宁的推广策略,比较简单,就是用户裂变策略,每次都是针对用户,比如上次的膨胀红包活动,一下拉了很多用户,这次的活动是用户裂变策略,就是新用户赠送30元的券,老带新送10元,而且封顶金额是100万,也就是说你可以最多拉10万用户,送你100万的券,这种封顶估计没有人能达到,可以说是不限制,所以导致了很多用户分享苏宁的购物券,比如笔者分享出去的裂变海报,都拉了几十人购买,毕竟白送你一袋大米要不要?这种裂变策略还是非常成功的,从其在苹果榜单排名就可以看出来。

最后说国美的策略,可以说非常不成功,对用户的利益太少,无法形成裂变,所以效果也是非常差。

从长远发展来看,电商平台的发展最核心的东西还是用户,得用户者得天下,想想京东是怎么崛起的,就是没有假货,但是现在看来,京东也要有假货了,初心已不在,东哥已膨胀,未来不看好。相反,苏宁如果能长期以用户为基础,长期下去,有望在电商平台上崛起成新的老大。国美呢?基本上没有看到有什么做为,不温不火,可能就是死亡。天猫呢?优势并不明显,套路越来越多,特别是很多东西双11加价卖,比较坑。中国的购物用户整体上也就这么多,就像海洋里的鱼一样,池子就那么大,用户群体都是会迁移的,而且是逐利的,如果未来大批用户都迁移到了苏宁,那么京东和天猫是不是就要凉凉了呢?

作者:移动互联网李建华,微信:beijinghutuxiong,转载请注明作者微信和出处,否则将追究你的法律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