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遗址公园一长春园

标签:
365杂谈 |
长春园宫门兴建于乾隆皇帝十二年(1747年),因位居圆明园大宫门以后,别名二宫门,如今是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东南门。
长春园宫门,坐北朝南,前有门牌石、照壁、镇兽,物品两边有朝房。
西洋楼遗址地处圆明园的东北角,是中国首次仿建的一座欧式园林,由十余座西式建筑和庭院组成,这组建筑群俗称西洋楼。由于西洋建筑独特的残缺美,遂成为圆明园的标志。
游览圆明园,最为要看的是西洋楼遗址。但要进入必须再次购票。
此建筑群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正午时,十二铜像口中同时喷射泉水,这些铜像是西方人设计,在中国制造的,融东西方文化于一身俗称"水利钟"。
目前,十二生肖兽首,有八尊兽首回国,龙首(在台湾保存)。狗首、蛇首、羊首、鸡首等4尊铜像至今下落不明。
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方外观为一座清真寺,是乾隆的爱妃(即容妃,也称香妃)做礼拜的地方。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方外观同大多数其他西洋楼建筑一样,只是被烧毁了建筑的木质结构,大理石和房瓦都保存完好。今天的方外观现状大部分还是因为军阀和土匪等盗运石料所造成的。
养雀笼是圆明园长春园北部西洋楼之一景。笼养孔雀等鸟类,故名养雀笼。
黄花阵
黄花阵,又名万花阵、迷宫等。 仿照欧洲的迷宫而建的花园。
1860年"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1977年至1992年间,西洋楼各遗址得以清理,廓清殿座基址,整修喷泉池,归位柱壁石件,并修复了迷宫"黄花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