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城墙,是古代城市的象征。它由墙体和其他辅助军事设施构成,属于古代军事军事防御设施。可以想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刀光剑影的硝烟里,诸城老城墙在护佑百姓、抵御外侵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32b7f29f0fd4df661b3bf82f0041581b.jpg
据史料记载,隋开皇五年(公元598年),原东武县改为诸城县,属密州,自此诸城始得其名,一直沿袭到现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守御千户伏彪大事修城,合南北城为一,建钟楼、筑城垣,加固城池,以后历代皆有修筑。《青州府志》记载:“城周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七尺,池深丈有五尺,门五:南曰永安,东南曰镇海,西南曰政清,西北曰西宁,东北曰东武,门各有楼。”据专家测算,南城城墙东西约820米,南北城墙约850米,北城城墙东西与南北各约600米,城周4540米。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9107c93f1ab39440ce99fc5d51392940.jpg
据推算,南城城墙始建于东汉建初五年,距今已有1900年历史,北城城墙始建于北魏永安二年,距今已有1480年的历史。现存古城墙的位置大抵与现在的南关路、西关路、北关路、东关路为界。
在诸城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城墙像一位沧桑老人,见证了人们的悲欢离合、社会的交替兴衰;如今,古城墙最后只剩扶淇河东岸西南两段,独孤地立在荒凉的一隅。古城墙虽然失去了昔日巍峨的雄姿,但从其土石上的累累弹痕,可以触摸到一千多年前的历史痕迹。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吾辈复登临”。诸城古城墙,是诸城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古城墙遗址能够得以保存,得益于历届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以及广大市民的保护。但愿古城墙永远驻守着龙城,护佑着人民,再现昔日的荣光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