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著名评论家李钧先生为我的《艺术笔记》写了一篇评论文字。李钧先生的评论和理论文章扎实深刻,没有时下流行的华丽辞藻和莫名的语言堆砌,与我的内心很契合。李钧先生将评论发给我看,我基本上没有改动,但把题目稍变化了一下,把“像郁葱一样幸福”改为了现在的题目(也是李钧先生文章中的句子)。说到幸福,其实谁的内心都会有纠葛和纠结,我性格中理性的成分更多,这样的性格幸福感就差些。幸福感有的时候就是成就感,这一点我一直很弱,但我在行文中还是尽可能让人读出我的幸福。我写文字,包括写博客和微博有一个简单的思路——把好的感觉带给别人,让大家从中感受到什么是好的、对的和良善的,我愿意给大家呈现这样的姿态。这也是李钧先生对我理解得深入所在。——郁葱
郁葱的幸福——读《艺术笔记》
□ 李 钧
郁葱的《艺术笔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版)思想博大、情感深挚,是一位当代优秀诗人的心灵记、思想录、生活志、成长史与艺术谈;捧读在手,令人沉静安详,掩卷回味,则如饮甘醇,齿颊留香。在得意忘言之际,我更加确信:多年以后,人们也许忘记他是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或者“鲁迅文学奖”得主,但一定会记得《郁葱抒情诗》和《艺术笔记》——如果说《郁葱抒情诗》折射出中国新时期以来30年诗风变化的履痕印迹,那么《艺术笔记》留下了一个优秀诗人的成长历程,告诉你“贫困时代,诗人何为”的答案,令你感悟“诗哲”所言比哲学话语更接近人生真相!更重要的是,《艺术笔记》让人知道:一个真正的诗人,一定是幸福的!
郁葱一定是幸福的,因为他是一位“好的诗人”,一个“即使面对沉郁和压抑,也依然固执地歌唱美好”的诗人。在他看来,“一个好的诗人,应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好的诗人需要真诚、睿智,需要学识、教养,需要相对自由的心理状态,需要持久的人格因素。不是苛求诗人一定是一个完人,但他一定要追求完美,一定要是一个纯净的人。”(P199)郁葱用诗歌抒写个性、情感、境界、内涵、尊严、真善美、生命力和恒久感,赞美大自然和一切美好、纯净而质朴的事物,他自己也因为诗而变得通透、超然,正如他所说:“写下最有意义的文字,这样,你就会充盈,你就会幸福。”(P203)我曾在2006春天年写过一篇《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经验诗学——郁葱抒情诗印象》,而郁葱的诗在此后又提升到新的境界:坚韧,有弹性,与世界和解,具有宗教感的博爱。假设我能参加“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那么我愿朗诵郁葱2006年12月31日写的《祝福》:
祝福我窗外的那些树
它们又要绿了
祝福孩子和老人——一定要首先祝福他们
祝福文字、声音、语言
这些是我生存和幸福的理由
祝福和妈妈同样性别的人
祝福我面前的颜色:红色、蓝色、紫色……
祝福每天照耀我的
祝福每天遮蔽我的
祝福我读过的每一本书
用过的每一支笔
祝福爱我的和不爱我的
祝福已经经历和不曾经历的
祝福空气也祝福呼吸
祝福雪
祝福我能够想到的和不能想到的
祝福那么多的纯正和洁净
也祝福那么多的浮土和尘埃
祝福我看到的每一个名字和影子
祝福以后及以前
祝福寂寞和牵挂
祝福深夜所有窗口的光亮
祝福我惦记的、我忘记的
祝福我的湿润和温热
也祝福那些邪恶的,让人鄙视和厌恶的
——不期待他们变得善良但期待他们得到宽恕
祝福灿烂和黯淡
祝福流逝、停滞和感伤
祝福泪水
祝福想象和真实:他们滋润着我
祝福曾经单纯的快乐——养育青草,绿到天涯
祝福天阴和天晴
祝福我走路的双脚和鞋子
祝福花、公园、博物馆和凌晨
祝福持续、润泽与恒久
祝福甜蜜、幸福、苦涩和许多种感受
祝福年龄——他让我自信、平和
适度的沉潜
并且懂得了深刻、原谅和感激
祝福:轻轻用一只手
合住自己的另一只手……
这真是好诗——温暖,博大,自然,直抵人心,让人们获得力量,为生命找到一些纯真至善的理由,得到无与伦比的幸福和诗意。
郁葱一定是幸福的,因为他是一个发现者。作为《诗选刊》主编,他以“好诗人”的标准寻找着有潜质的新人,如同一个慈父和园丁,培养他们,赞美他们,鼓励他们,爱护他们,毫无机心与之坦诚对话;他让这块诗歌园地免受污染,保持着洁净,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生态环境。这些诗歌新人并不都是千里马,但是郁葱欣赏马儿奔腾跳跃的瞬间,欣赏马儿戮力前行的勤奋,也欣赏他们休闲嬉戏的自在——他们的参差多态、强烈个性、自由创造本身就是美的,而郁葱以宽容的胸怀包容他们,更是一种博大的美。自2002年起,《诗选刊》每年年底都会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乃至90年代出生的诗人中选出一批创作实力、创作活力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和作品,编辑“《诗选刊》中国诗歌年代大展”专号,用最大篇幅集中展示他们的作品和观点,既是对本年度中国诗歌阵容和创作成就的总结,也使读者对本年度中国诗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更为中国诗歌研究者提供一个年度样本。此“年代展”已成为“中国诗歌十大品牌”之一,而郁葱功莫大焉。
郁葱一定是幸福的,因为他不仅写好诗,更读“大诗”,于是自己也博大起来,成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有一些问题、有一些著作被郁葱在《艺术笔记》的不同篇章里一再提起、不断重申,这些“大诗”的精华被他集合在《这个世界的理想和理性——我们应该懂得和知道什么》一文中,内容涉及希腊文明、圣经、诗经、论语、道德经、佛经、荷马史诗、物种起源、史记、伦理学、新科学、神曲、世界人权宣言,以及19世纪以来的中外名著大典,似乎包罗万象,万端杂陈,但中心就是“爱与美”。这篇散文被郁葱放在这部“艺术笔记”的首篇,读者不妨将其看作他的“艺术宣言”。在《我心目中的“大诗”》《距离我最近的凡部书》《我的必读书目——印象中的一百部好书》《不怕“浅薄”才读书》《读书的想象力》《与孩子们关于读书的对话》等篇什里,他从不同层次分解了他的阅读书目和思考的问题,读者看后不仅没有重复之感,相反会发现,这种“重申”透露出了郁葱心中的重要事件和重大原则,以及他眼中的“大诗”和“大师”,读者得以了解他的精神资源,知道他的人格魅力是如何养成的。郁葱在这类文章中使用了创世纪般的祈使语调,又如《圣经•诗篇》那样优美华丽,令人“不再浮躁不再轻飘,不再为眼下的喧嚣和非诗歌的鼓噪而忧虑,不再为那些浅薄和浮泛而悲哀,甚至顾不上去可怜那些呼吸着的勉强叫做生命的蠕动着的肉体。”(P7)郁葱在阅读中获得自由,获得最高贵与最优秀的感情,并像传教士一样传播这种美好精神,就像“镜与灯”一样引领着人们心灵,前行,飞升。
郁葱一定是幸福的,因为他走过迢迢不尽的路,游历过许多城市,并记下了这些城市的故事,记下了城市的特征、性格、表情与魅力,记下了城市中的那些简单、质朴、诗意地生活着的人们。在这些“读城记”里,“我的哈尔滨”系列无疑是最好的,其中《午后阳光中的露西亚和尼娜》写哈尔滨“露西亚餐厅”的由来,写俄罗斯姑娘尼娜在中国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饱受磨难,却靠着自己的宗教信仰活了下来——尼娜让郁葱感受到了宗教作为“大诗”所具有的拯救世道人心的力量。《回望中央大街》和《梦幻太阳岛》等,带领读者浏览哈尔滨,邂逅刘云开、李琦、迟慧等诗人,更让人知道何谓“诗意栖居”。郁葱笔下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济南、沈阳、广州、郑州、福州、天津、苏州、太原、泰安、深圳、成都、石家庄、西宁等都表情丰富、个性鲜明。也许因为是诗人的缘故,郁葱把这些城市写成了意象、意境,以致“我在这些城市只停留过一天甚至几个小时,他们就像繁星,很亮,在我的心中实实在在地闪烁着。”(P238)多么美好。
郁葱一定是幸福的,因为他在各种机缘促使下,结识了一些大师硕儒,结识了一批优秀作家和诗人。田间、牛汉、屠岸、公刘、徐光耀、浪波、张志民、黄绮、李瑛、蒋子龙、聂鑫森、杨牧、周涛、雷抒雁、张学梦、杨克、食指、叶延滨、林莽、舒婷、伊蕾、唐亚平、王小妮、韩作荣、于坚、筱敏,甚至铁凝、李肇星乃至温家宝,这些人足以支撑起中国当代诗坛的半边天空。郁葱为其中一些人写了传记,有的只在某篇文章中提到几个细节或者他们的言行,但都是鲜活生动。我想,假如有一天我要写一部“中国新时期诗志”,那么一定从郁葱开始,因为他不仅是一位重要诗人,更因为他会如数家珍地为我提供中国当代诗人的许多典故。能与这么多单纯而敞亮的灵魂交往,与之为师友,郁葱怎会不幸福?!
《艺术笔记》共52万字,收录了“作者自2006年至2011年五年间的散文、随笔共83篇,内容包括读书笔记、游历笔记和人物笔记三部分。”那么谁又能用简短的文字来概括、评论它?那样做只会显示自己的文字苍白和不自量力。我能说的是,我读此书时只觉得愉悦,如沐春风,让我更加珍惜生命,“好好生活,好好爱!”我感受到了郁葱的幸福,也变得像郁葱一样幸福——为这优美的语言、思想与情感。或者说感到Happy——“这个词的含义是幸福的、满足的、幸运的、巧妙的、沉醉的、头晕的、敏捷的、着迷的、高兴的、快乐、欢畅、美好、喜悦、愉快……”(P285)我全部领受!
2012年3月1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