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2006-11-22 14:30:38)
标签:

郁葱

作代会

影像

故事

诗歌

分类: 郁葱随笔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
——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郁 葱
 
    第七次作代会于2006年11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根据会议的统计,共有136名诗人参加大会,占会议代表总数的14.3%。其中,在中国作协的工作报告中被提到的诗人有:牛汉、绿原、郑敏、韩作荣、叶延滨、王小妮、西川、老乡、郁葱、娜夜、舒婷、蓝蓝等等。会议进行中,诗人们和作家们纷纷合影,留下了作代会上的一个个瞬间。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牛汉、屠岸、郁葱:这是两位我极为尊重的大师级诗人。牛汉先生身材高大,性格坦荡,率性、大气,他的作品和人品的力量一直为我所景仰。屠岸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文学大师,他为人平和,含而不露。记得去年在中国诗歌节上,82岁高龄的他用中文和流利的英语、法语朗诵了几首中外诗篇,成为那次会议的一大亮点。这张照片拍摄与北京饭店金色大厅第七次作代会会场。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郁葱、陈超、杨克、于坚、食指:我不大爱出去走动和参加各类活动,因此与于坚、食指是第一次见面,杨克在广东见过一次,陈超自然交往很多。在作代会会场上,几位当代中年诗人终于遇到了一起,留下了这张合影,并分别结对拍了一些照片。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舒婷、郁葱:舒婷大姐两次约我去厦门,都未能成行,因此第一次见到大姐,首先就是赔罪。大姐也跟我开玩笑:“你要再不去,我就告诉铁凝,让她撤了你。”舒婷大姐内涵、睿智、纯挚、坦诚,河北代表团在北京饭店的六楼讨论,福建团在五楼,趁着讨论的间隙我让工作人员把她请了出来,在会议室的外面,和大姐谈了许多。与舒婷大姐的内心很默契,谈话直接切入,完全没有虚饰和客套,让我感觉,和舒婷大姐的内心很贴近。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唐亚平、郁葱:和唐亚平同样是第一次见面,她告诉我,她最近基本没有写诗,在拍一部具有地域风情的记录片。我对她说,那会从另外一个角度使人充实,而且,时间愈久,就愈会感受到那些作品的厚重。感觉唐亚平内心充盈而平实,是一种让人羡慕的状态!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郁葱、雷抒雁、梁平:这张照片拍摄于人民大会堂。听报告时,我从会议大厅出来喝水,与两位兄长相遇。由于都是老朋友,就坐在一起聊天。梁平没有什么变化,抒雁先生倒显得更为年轻了,为他高兴。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周涛、郁葱:与周涛兄见过几次面,但没有在一起合过影,这次补上。其他代表对我说,周涛在这次会上有一个发言,大意是不如把“中国作家协会”改为“中国小说家协会”,因为在29人的作协七届主席团委员中,只有一位是诗人。我没有向周涛核实他是否有这样的发言,我宁愿有,因为那样我会对他更加尊重。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聂鑫森、郁葱:前些年聂鑫森写诗,后来写小说了,同样优秀。一见如故。鑫森约我去湖南,我说:那里,我一定会去的。没有告诉他,我的一个孩子,和他是株州的同乡。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贾漫、郁葱:认识贾漫先生已经很多年了,他的许多作品都是我亲自约稿并发表的。河北黄骅人,性格坦荡而宽阔,贾漫先生非常看重情分,他是前辈诗人,是长者,但每到岁末,我都能收到他从遥远的内蒙古寄来的贺卡,里面的祝福语都是他用毛笔写的诗。“真正的诗人都是好人”,看到贾漫先生,我就宁愿相信这句话。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郁葱、伊蕾:在电话里,我听到一个声音:“郁葱,你在住地还是在会场,不会又在王府井逛街吧?”这是伊蕾。
  我1975年认识的伊蕾,当时她也刚刚20多岁。在我的感觉中,她一直是我至亲至爱的姐姐,在她面前只有爱。关于她,有许多故事,我知道,她单纯、纯正、热烈、活力、倔强、温柔……因为她善良,所以才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从精神上,我觉得一直在陪伴着她,有时很久也没有一个电话,但一种内在的默契和惦记总在心灵的最深处。一生中有这样的女性,我觉得,是我的幸运和幸福。
  “郁葱是一个温柔的反抗者,一个充满爱心的天生的叛逆。他说话的声音尤如天籁,没有经过人文异化的忠诚、狡诈、幽默、呆板、忧伤或者喜悦。他的声音是生命撞击在另一个生命上发出的自然的回声,这声音本身就使你快乐!当他皱起眉头,我像看一只小羊在生气;当他义愤填膺,我像看一头小猪在愤怒。他太无邪,太善良了,我不能相信什么会改变他。当他大笑的时候,我又像看到一个心灵幽深的智者,有许多神秘的东西在笑声中回旋,有许多无名的悲哀在汹涌着发出巨响。”这是伊蕾1990年为我的诗集《生存者的背影》写的序言中的一段话,从那时,我在朋友们中间就有了“愤怒的小猪”的昵称。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郁葱、伊蕾、陈应松和另一位朋友:这张照片拍摄于北京三里屯,我和伊蕾旁边的是陈应松和另一位朋友。他们都是诗人,后来都去写小说,成就卓著。当时伊蕾向我介绍了他们,都应该很熟悉,他们应伊蕾之邀,和其他作家一起从作代会到三里屯北街32号来聚会。但让我十分自责的是,因为当时人很多,我没有能够记住另一位朋友的名字,后来打电话问过伊蕾,她也没能回忆起来。我这么多年有一个十分恶劣的缺陷:不善交际,而且见过一两面的朋友往往记不住,这真是一个很不好的先天的弱点。向这位朋友道歉,如果你看到了这段文字,请留言批判我。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曲有源、郁葱:和老曲相交甚久,这是一个为诗而生的东北汉子,心无城府,为人朴厚。他的经历也相当坎坷。我对他最为敬佩的是,他诗歌的风格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变化,而且把握自如,这不是他那个年龄的人都能够轻易做到的。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温远辉、郁葱、郭玉山:和温远辉、郭玉山两位是在广州认识的,当时他们都在《作品》杂志,现在据说远辉去做秘书长了,但都在写诗编诗。经常有书信往来,见面了很亲切。这张照片拍摄于北京饭店金色大厅。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郁葱、林莽:林莽,这么多年诗歌界一个默契的朋友。他是一个勤奋到极致的人,每年为了刊物奔波不停,我几乎每次打电话都对他说:别总这么跑了,太累。但不久,便又会见到《诗刊》下半月刊在哪里搞活动的消息。在这一点上,我比不了他。我们见面并不多,交谈也并不多,但一直把他当作内心相知的朋友和兄长。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郁葱、杨牧:杨牧兄成名很早,与他的交往始于我办《诗神》的时候,除了稿件往来,《星星》经历一些事情的时候,《诗神》说过一些客观的话,当然后来也给我惹来了压力。杨牧兄前几年出了一部羊皮卷的大著,其规模和厚度恐怕现在也无人能够超越。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旭宇、郁葱:旭宇先生现在在书法界的名声远远大于在诗歌界的名声,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这次他是文代会的代表,住在京西宾馆。我们是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厅里碰到的,在大厅正中的“报春图”前留下了这张合影。
  旭宇是我的前任,《诗神》的前一任主编,从1988年到1994年我任主编,我与他合作了六年的时间,心心相印,珠联璧合。当时他的诗歌创作也是河北他们那一代人中最为先锋的一个。这么多年,我和他和以及他的家庭有着多重关系:师长、前辈、同事、亲人……我觉得我身边一直有几位兄长,旭宇就是其中的一位,可以好久不见面,甚至也不打个电话,但有事了可以随时去找他们倾诉,我一直很在意这种情分。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徐光耀、郁葱:徐光耀先生是《小兵张嘎》的作者,但这些年他写了大量出色的旧体诗,在刊物上也发了不少。在河北,他是我最尊重的长者之一,有人说他“严肃”,我没有那种感觉,我觉得和他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不见面是不见面,见了面就可以说真话。大会分组讨论时他的一番话我记得很清:“遇到使自己心动的东西,格外用一些心,格外用一些情,格外用一些笔墨。”这些话是箴言。
    这几天开会、吃饭上下楼梯和电梯,总是搀扶他一下,老人到了让人搀扶的年龄了。为他祝福。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梅洁、徐光耀:梅大姐也是诗人,但后来写散文、报告文学了,而且成名于此。大姐性情爽朗直率,快人快语,与她交谈,颇为投缘。这次住在贵宾楼的8楼,很幽雅,很安静,也由于是每位代表一个房间,代表的住房号和电话册会议快结束时刚发下来,才发现梅大姐就住在我的隔壁。大姐到我的房间来,聊了好一阵子。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吴思敬、郁葱:思敬先生是大学教授,颇具学者风范,由于中直和北京代表团住在鸿坤国际大饭店,所以只能在会场遇到他。思敬先生对我谈到他们和中央电视台最近联合召开的一个诗歌研讨会,那次会议的邀请函件发到编辑部后恰好我不在单位,没有及时看到,很遗憾。隔着桌子,请其他代表为我们拍下了这张合影。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何玉茹、李春雷:何玉茹是久负盛名的小说家,而且颇有大姐风范,她潜心文字,心态平和,每次见到她总是灿烂的微笑。最近她连续发表出版了许多作品,人那么成熟,作品也那么成熟,看到玉茹大姐,你心里总会踏踏实实的。李春雷是报告文学作家,作品获得了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去年我们一起到深圳领奖,记忆犹新。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蒋子龙、老城:蒋子龙先生是小说大家,也是我们河北人。老城的几部长篇亦出手不凡,而且他在文化散文、书法理论上颇有建树,现任河北文学院院长。参加作代会的河北代表团11月7日下午5点在河北宾馆集中,我这么多年血压一直不是很稳定,去医院检查了一下,下午匆匆整理了东西就去报到。仅有他和刘小放知道这些(不愿告诉其他人,那一段大家都很忙。)但到北京后铁凝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到底怎么了,小放告诉我了。”我告诉她就是血压不稳,真的没有什么问题,吃着药就好了。在北京的那几天,老城一直在“看着”我,几乎是形影不离。因为会议代表是每人一个房间,他就总是打电话:“怎么样,没事吧。”14号晚上诗歌界的朋友出去聚会,他还发信息询问,搞得好紧张,是朋友的一种心意和责任感。这张照片拍摄于河北、天津等代表团的住地——北京饭店西侧的贵宾楼。当时大家都在等车去人民大会堂开会,几位作家在大堂里留了影。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郁葱、筱敏、张立勤:我在《长城》杂志做编辑的时候,就和筱敏有书信往来,她写诗,后来又写散文,这么多年,只见过她的文字,而没有和她见过面。这次见到了,一个典雅内涵的花城才女。何玉茹大姐介绍说:“这是筱敏。”又指着我说:“这是郁葱。”我和筱敏相视一笑,从80年代到现在,居然20多年,才真正相识。右面的是张立勤,出色的散文随笔作家,我经常在一些发行量很大的报刊上读到她极富魅力的文字。上一次作代会,我就和她坐在相邻的座位上,为她拍了一些照片,这次居然又是,而且拍的照片也相当不错(有点自恋),只是当时粗心,没有留下她的信箱,何玉茹大姐热心,说她给张立勤发过去。
 
第七次作代会的影像与故事——与会部分诗人作家合影及文字说明
 
  伊蕾和她的朋友们:这张照片上,除了伊蕾和唐亚平,其他几位女士我都不知道名字,但我知道她们都是伊蕾的朋友,有诗人、画家,或者是其他领域里的杰出女士,和她们分别有短暂的交谈,伊蕾大姐让我为她们拍下了这张合影。
 
  作代会上还见到了其他诗人:高洪波、吉狄马加、韩作荣、叶延滨、张同吾、耿翔、李琦、张烨、娜夜、曲近、杨绽英、叶臻、马新朝、张新泉、周政保等等诗友。有的没有时间多谈,有的谈了很多,但都没能留下照片。有两位朋友我一直在找,但由于不在一个饭店住,一直没能见到邹静之和王久辛,很遗憾。在开幕式的会场遇到了绿原先生,他和屠岸老师的座位挨着,过去问候了一下,由于马上要开会了,没来得及多谈。13日晚上是中央领导与两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的联欢晚会,晚会结束后,在大会堂东门外的台阶上遇到了李瑛先生,我走过去搀扶着他走到了车前。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提到了李瑛先生,我说:“李瑛老师,为您高兴。”老人也笑了。
    也许大家会说,这些照片里应该有铁凝的。是,应该有铁凝的。但好像这次河北代表团的作家们有一个共识:这次作代会与铁凝合影的人太多了,每次进出会场时,总有人围着,反正她是我们的铁凝,合影的机会多着呢,所以就把机会留给了别人。会议期间,很少有河北的作家去与铁凝照相,大家也想让她尽量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好好待一会儿。
    这些照片上没有我的是我拍摄的,而我与朋友们的合影,是我的作家朋友们拍摄的。我想与哪位师长或朋友照相时,就顺手把相机交给就近的会议代表替我们拍摄,回来后我发现,这些作家们的摄影技术居然都不错,有的甚至不亚于专业的摄影工作者,很感谢我的这些熟识或者不熟识的朋友们。
    我总是在想,如果像我在作代会上感受到的,诗人们都以各自不同的风格、才情、气韵和个性以及对诗歌的理解写作,同时,在诗坛体现一种温馨、平实、宽松、理智的气氛和情感,从容、激情地写出好诗,坦然、淡定地化解缺憾,展示诗歌一种本能的美好,诗坛该多幸运,诗歌该多幸运,诗人该多幸运!如果真的能够那样,多好!
 
2006年11月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