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2025-10-20 05:56:29)
标签:

武汉大学

珞珈山

环山路

“珞珈十八栋”

欧式别墅

分类: 魅力武汉

珞珈山原名落驾山,相传战国时楚王御驾曾在此山落脚而得名。“珞珈山”现在这个名字,是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改的。“落驾”与“珞珈”二字谐音,寓意当年在落驾山筚路蓝缕、辟山建校的艰难。在东湖听涛景区与东湖湖中道、湖山道等景点,甚至在东湖游泳池游泳的时候,都能够欣赏到珞珈山的全貌。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珞珈山海拔118米,山腰的环山绿道长约2.5公里,宽约7米;环山北路约1.4公里,白天可行车。环山南路长约1.1公里,机动车禁行,因而是我行走锻炼的主要地段。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环山南路两侧有著名的“珞珈十八栋”,南路下面一排是1-7栋,南路上面第二排8-14栋,山脊下面是第三排16-21栋;它们是上世纪30年代初,武汉大学为招揽贤才建造的一批欧式别墅群,当时居住在此的都是大师硕儒。现在老建筑群已修葺一新,整体打造成武大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十八栋”的人文价值和实用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环山南路下面的1栋楼在最西端,与2、3栋一起是后两年盖起的楼。第1栋住过杨端六袁昌英夫妇,杨端六教授是货币与银行学家,曾任武大法学院长;袁昌英曾任武大外文系教授,“珞珈三女杰”之一。现在1栋与3栋一起,成为经济和管理学院,老建筑重新焕发出青春光彩。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2栋住过陈源、凌叔华夫妇和刘遒诚。陈源博士曾任武大文学院院长;凌叔华,作家、画家,“珞珈三女杰”之一。刘遒诚博士,安徽巢县人,曾任武大政治系主任。第2栋现在为“国际法研究所”。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登山之乐在途中(45)——武大珞珈山(二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