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两日游(6)——灵隐飞来峰(六)

标签:
杭州灵隐飞来峰景区灵隐寺天王殿大雄宝殿 |
分类: 山水印象 |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进入灵隐寺,因南殿门常年围着栅栏,只有从北殿门进入天王殿。重檐歇山顶的天王殿北殿门上高悬“最胜觉场”匾额,为明代著名诗人、书画家锡山龚勉书。
进入北殿门,也就是天王殿的后门,首先见到的是韦陀菩萨像,是整块香樟木雕刻成的南宋遗物。正面供奉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像,两侧是怒目圆睁的四大天王。弥勒坐像高 9.9 米,是江南最大的明代铜铸佛像。
灵隐寺是杭州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丛林寺院,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宋高宗与孝宗常幸驾灵隐,清代康熙与乾隆也都来游此寺。寺院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楼、华严殿为中轴线,建筑群依北高峰山势而建,以其得天独厚的佛教文化、宏伟壮丽的殿宇建筑和秀美幽雅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单层重檐三叠式歇山顶式的大雄宝殿,重建于1910年,上悬宋理宗御书“妙庄严域”牌匾和沙孟海所题“大雄宝殿”两块牌匾。殿外柱有汪嵚撰、胡宗成书的民国时期楹联:“合三百六十古精庐此云祖山应得殊胜利益安乐;积无量千万诸善根故名佛国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大殿正中供奉着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这是国内最大的室内香樟木雕坐像。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