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之乐在途中(25)——东湖磨山(二十二)

标签:
磨山景区“刘备郊天坛”“烟浪亭”清河桥“摩崖石刻” |
分类: 魅力武汉 |
《湖北通志》载:“郊天坛,在县东十五里磨儿山,相传汉昭烈帝祭天于此”。东一峰顶的“刘备郊天坛”高104.5米,祭坛上为圆坛、下为方坛,以应天圆地方之说。每次登临祭坛,都有不一样的布置,每临道教节日,这里尤为隆重。祭坛不仅承载着道教的信仰文化,也是人们表达美好祝愿、祈求吉祥的重要场合。
神道广场往东是磨山新三景,既“清河桥、烟浪亭、摩崖石刻”。“摩崖石刻”上刻有宋代诗人袁说友《游武昌东湖》:“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鸥千百雏。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
“摩崖石刻”对面有“烟浪亭”,是观赏东湖波浪的最佳观赏地之一;烟浪亭的名字取自袁说友的《游武昌东湖》诗。磨山东西山体长两千二百米,是我登山、观湖、练蹄、打鸟的目标之一。烟浪亭这里是磨山东端,距离景区东门也不远,每次徒步磨山时,我都会在这里返回。
出东门两百米,有座连拱式的15孔清河桥,桥长150米,宽9米,是户外爱好者们及游客打卡与观景的地方。
主桥桥台设四座观景平台,斜对称分别布置有两座雕塑,西北面的桥台雕塑为三支楚国箭镞。相传清河桥亦名请和桥 ,楚庄王在此打过一次大仗,平定了叛乱,留下了楚国神箭手养由基“一箭定乾坤”的动人故事。
清河桥桥体、桥台栏杆图案及主桥墩结构,均为楚墓出土文物的仿品,极具有楚文化特征。清河桥将大东湖的团湖和后湖融为一体,也使落雁景区至磨山景区旅程缩短了约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