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一日(17)——滨江公园(五)

标签:
鄂州万里长江第一阁“武昌门”滨江公园解剑亭 |
分类: 灵秀湖北 |
观音阁不愧为“万里长江第一阁”,阁体下半部那如同船舷样的弧形石,既减缓了水势,又可顺势泄流。“龙蟠矶”上的江阁是国家级文保单位,数百年来它任凭江水拍击咆哮,总是稳于泰山。
继续往东,一座仿汉式建筑风格的三层城楼屹立在长江边,这是为纪念孙权“以武为昌”而建的“武昌门”。鄂州历史悠久,帝尧时为“樊国”,夏时为“鄂都”,殷商时为“鄂国”;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修筑鄂王城,这也是湖北简称“鄂”的由来。
公元221年,孙权从公安迁到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同年八月修筑武昌城。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宏大梦想,为弘扬孙权以武而昌的开拓精神,2008年新建“武昌门”以示纪念。
“武昌门”城楼两边是高约6米的明清古城墙,城墙长约几百米,墙根下置有各种景观。据说当年的吴王城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宽约500米;明万历三年(1575年),当时的知县李有朋在武昌城的旧址上修建了红石城,明清后武昌城几度兴废,虽多经修葺,却难存全貌。
没有出城门到城墙南面游玩,沿着江边观景道往回走。多种形式的防汛抗洪的建筑,也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健身、观光的核心场所。
不远处是2008年重建的“解剑亭”。据《武昌县志》记载,武昌城东有解剑亭,为楚将伍子胥遗迹。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听信谗言要杀伍子胥。伍子胥逃到武昌长江边,被一渔夫渡其过江,为答谢救命之恩,伍子胥解剑酬谢船夫。
下午两点多钟了,为了赶上回武汉的火车,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鄂州滨江公园。